[实用新型]售票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5704.9 | 申请日: | 198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红;孟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育红 |
主分类号: | G07B3/04 | 分类号: | G07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和平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售票 | ||
长期以来,各类售票员一直是手工售票,其缺点是动作慢,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到了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零下状态,这样户外售票工作相当困难,例如公共电汽车的售票员,冬季带手套工作,单张车票是很难撕下的、容易出差错,所以她们不得不把手套的指尖部去掉来工作,这样大部分公共电汽车的售票员手上生有冻疮,尤其在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在零下5℃到零下30℃的时间大约有半年时间,这样售票员在没有采暖设备的公共电汽车内售票,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售票员的上述困难,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且准确率,可靠性高的售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壳体内滑动的滑块(10)上固定装有钢针(13),该钢针在弹簧(14)的作用下扎入票垛(16)中,同时使与连杆(4)相连的摩擦轮(5),在动力杆(2)及借助于杆(6)的作用下,在票垛(16)的最上面一张票面上产生水平移动,由于摩擦轮(5)和最上面一张票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而使票垛(16)的最上面一张票脱离上述钢针的固定而从该装置中水平滑出。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手工售票相比较,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该售票器每动作一次只出一张票的准确率高、可靠性好、尤其在冬季低温的情况下,可大大改善售票人员的劳动条件。
下面是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滑块(10)在由导向板(20)、(20′)侧板(9)及前后板(20)、(20′)所组成的滑槽内上下滑动,在该滑块的下部配置有弹簧(14),该簧始终保持该滑块有向下的力存在,在该滑块的上部固定有杆(8),在其上部装有回位弹簧(7)。该滑块伸出导向板(20)(20′)外部分的上面固定有支承板(11),在其孔内装配有枢轴及杆(6)的一端,在杆(6)的中部固定有上述回位弹簧(7)的另一端,在杆(6)的另一端转动装配有动力杆(2)及杆(4)。参见图3,在杆(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装配有枢轴(24),并且在轴(24)的中部固定装配有棘轮(21)、在轴(24)的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摩擦轮(5)、(5′),同时在杆(4)上装配有棘爪片(23)、弹簧(22)、螺钉(15)。这套棘轮、棘爪机构使轴(24)及摩擦轮(5)、(5′)朝单一方向转动,从图1中可见该摩擦轮只能朝逆时针方面转动。另外在滑块伸出导向板(20)、(20′)外部分的下面,固定有钢针座(12)及钢针(13)。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板(17)、(18)、(19)、(20)、(9)、(3)采用塑料板胶粘接固定形成壳体组件,板(19′)(20′)粘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活动门,当往此售票器上装票时,该活动门可以从上述壳体上取下露出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打开活动门,用手克服弹簧(14)的拉力,使滑块(10)上移,然后把将要出售的车票票垛(16)放入壳体内,松开滑块(10),在弹簧(14)的作用下,钢针(13)扎入票垛(16)内,而使票垛固定在壳体内。此时摩擦轮会自然靠自重放在票垛(16)的最上面一张票面上,当手压下杆(2)上的按钮(1)时、在两个连杆(6)和(4)的作用下、使摩擦轮(5)、(5′)产生向右方向的平移,由于前面已述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摩擦轮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摩擦轮在票面上右移时只能是非转动的平移滑动,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摩擦力,这样摩擦轮便带动票垛(16)的最上面一张票一起右移,这个摩擦力足以使扎在该票上的钢针豁破边缘,并且把该票送出售票器体外,由于摩擦轮只擦最上面一张票面,所以每次动做只送出一张票是十分可靠的。当票送出后杆(4)和(6)处于平直状态,此时松开按钮(1)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轮(5)逆时针方面滚动回到原始位置,其回位情况取决于回位弹簧的选择,以杆(4)的轴线和票面之间的夹角在30°~43°的范围为最佳。当手再次按动钮(1)时,下个重复动做过程开始。
本实用新型的售票器经过万次试验证明其性能可靠,每次动作出一张票的准确率高,制做简单,采用塑料板、有机玻璃板甚至可用木板粘接而成,成本相当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育红,未经陈育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