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调指示、和弦配音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6352.9 | 申请日: | 198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德智 |
主分类号: | G10G1/00 | 分类号: | G10G1/00;G09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王肖武 |
地址: | 天津市干***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调 指示 和弦 配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育或演示用具类。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广大人民对精神生活、对音乐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类、弦类、键盘类的乐器逐渐进入家庭,伴随而来的就要求提高乐理知识和音乐的修养。在已往学校的音乐课上,多为老师教唱一些歌曲,至于乐理知识有而不多,因为不能作到人手一件乐器,家家都有乐器,所以对乐理知识学起来枯燥、费解、兴趣不高。众所周知,音乐是在亿万年来的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八度音程中七个音的音高之间不是等距的,在B~C和E~F之间也就是7~i和3~4之间是半音,两次半音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出现在不 对称的位置上,且七个音是单数,因此在转调和和弦的发展上带来很大麻烦,给初学者带来很大困难。我国对学生和初学者推行的简谱的普通唱名法,在初级的歌曲使用上倒还方便,但对大型的或有和弦和声的乐谱表示就很不适应,而五线谱对键盘乐器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随着音乐生活的逐渐丰富,就必须掌握五线谱和一些乐理知识,应该掌握简谱和线谱两种记谱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和弦的结构及在键盘上的变化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明的工具,它具有音调指示和和弦配音的两种功能,在音调指示器中它能直观的揭视简谱的唱名和自然音程的关系,及在变调中各种半音出现的情况;在和弦配音器中表明了各种合弦的结构及在不同根音的情况下具体合弦的因素的具体音名。这是一种直观的教学仪器或工具,给初学者带来方便,对于乐理知识不很丰富的人搞创作、合声配器上也是有用的工具。拟采用在各盘上以半音为单位分成12个格,按简谱的唱名及和弦的结构位置开孔,从基盘上连续表示的自然音程的音名上看出其具体的变化。
按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音调指示、和弦配音器是一种供初学者使用的简明工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个位于同一转轴上互相靠紧又可以相互转动的中间的基盘和两边各一个的浮盘所组成的,基盘的一面和一个浮盘构成音调指示器,基盘的另一面与另一个浮盘构成和弦配音器,三个盘的四个面都按极座标的形式将360°分成12个竖格,在音调指示器一面的浮盘一圆周的12个格内按顺时针音程增高的规律在简谱中1、2、3、4、5、6、7的实际音程距离位置上开七个孔,在基面上同一半径的圆周的12个格内印出线谱上按音高排列以半音为单位的12个音名;在和弦配音器的浮盘的半径上画出5个等距的横格,在半径最大的第一圈根音标示的位置起,按顺时针音程增高的原则,在1、3、5、#6的位置上开四个孔,以表示大三和弦及大调小七和弦的结构和组成;在第二圈中根音标示的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在音程1、#2、5、#6的位置上开四个孔,以表示小三和弦及小调小七和弦的结构和组成;在第三圈中根音标示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在音程1、3、#5的位置上开三个孔,以表示增三和弦的结构和组成;在第四圈中根音标示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在音程1、#2、#4、#6的位置上开四个孔,以表示减三和弦和半减七和弦的结构和组成;在第五圈中根音标示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在音程1、#2、#4、6的位置上开四个孔,以表示减三和弦和减七和弦的结构和组成;在基盘的和弦配音器一面的各相应圆周上的12格内按顺时针方向音程增高的规律自根音标示的位置起印出自然音程以半音为单位的12个音名。
在本方案的音调指示及和弦配音器中,为便于使用者手持和捻转方便在三个盘的相同部位增加一形状相同的额头。该三个盘可用硬纸板印制,亦可采用金属或塑料薄板制成。
在音调指示器使用时,将1的方孔对准什么音名,就是以该音命名的调,若1对准C时,各方孔对准的都是不带升降号的音名,若1孔对准D时则在3孔出现#F和在7孔中出现#C,这说明D调中在键盘乐器上应出现两个黑键。旋转浮盘可以看出各调式中升降音的情况,对五线谱和简谱之间的相互翻译能提供很大方便。另外在它的浮盘上还印有一个自然单音程音数对照表。此表说明了在具体音数的距离下音程间的术语称谓。亦可表示出转位音程的音程音数对照。
音程称谓 音数
纯一度 0 纯五度 3 1/2
小二度 1/2 小六度 4
大二度 1 大六度 4 1/2
小三度 1 1/2 小七度 5
大三度 2 大七度 5 1/2
纯四度 2 1/2 纯八度 6
增四度或减五度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德智,未经姚德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