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控电焊机电流的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6976.4 | 申请日: | 198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戢焕贤;赵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戢焕贤;赵汉杰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丽华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机 电流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电弧焊接用的设备,特别是带有摇控电焊机电流调节器件的设备。
在实用新型专利公报(1986年6月25日)上公开了一种〈手控节能电焊机〉(公告号85204652),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控空载断电装置的电焊设备,以节省电焊机空载时所消耗的电能,它是由手柄上装有电键的电焊钳、交流接触器、带有交流接触器控制导线的焊钳电缆等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实现对电焊机电流的摇控,而且手持的电焊钳操作电压高不安全。在 实用新型专利公报(1987年11月11日)上公开了一种“遥控电焊机电流调节棒”(公告号86210048),其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携带方便的焊工本人能够监视遥控电焊机电流调节状态的调节器件,其构成是在笔式调节棒内设有电子显示器件,它的不足之处是调节器内的电子元件易受自然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其性能,同时电流调节器件与电焊钳是两件分开的物体。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焊钳来实现开关电焊机和调节焊接电流大小的性能稳定可靠的电焊机电流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具有摇控电焊机电流调节器件的手控电焊机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电焊钳手柄部位的三个微动开关通过夹设在焊接电缆中的控制导线分别与连有低电压的继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及两个控制可逆电动机的继电器相连,该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电焊机的活动铁芯调节丝杠相连。所说的低压继电器为双位继电器。三个微动开关均置于电焊钳的手柄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焊接电缆中夹设控制导线,通过设在电焊钳手柄部位的微动开关控制电源的通与断以及可逆电动机和减速器运动方向,以实现调节电焊机输出电流大小的目的。
在控制电源开关的原理图1(a)中,交流接触器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电焊机电源线相连。该交流接触器又与作为中间继电器来控制交流接触器的低电压继电器,最好是双位继电器相连。图1(b)中,微动开关AN通过夹设在焊接电缆中的控制导线分别与双位继电器的接点1、2相连,它们通过各自对应的接点与非对应的线圈交叉相连后两端接于继电器供电变压器非整流的输出端上。图1(c)中表示出双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线圈处于起始状态时接点2-3、14-15为闭合,1-7、10-13为断开,因AN只需点动控制故采用微动开关。点按微动开关AN接通电源,则Ⅰ线圈通电吸合。由于机械压杆的作用状态全转换,即接点1-7、10-13接通,2-3、14-15断开。与此同时微动开关AN断开,使线圈I电流断路。线圈I联杆靠机械自锁仍保持原位,使接点1-7、10-13继续接通。接点1-7接通为下次Ⅱ线圈接通作准备,接点10-13使串入回路交流接触器c线圈接通。再按AN断开电源使DLSⅠ、DLSⅡ恢复原始状态,即其接点10-13、1-7断开使c线圈断电。由于接点10-13是与交流接触器的吸合线圈串联的,随着接点10-13的通与断吸合线圈也将通电 或断电,导致对负荷触点的吸合,从而达到接通或断开电源的目的。
在电焊机摇控装置的方框图2中,电焊机中调整活动铁芯位移的丝杠露在外面的端部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该电动机主轴的转动经减速后其转变为稍大于手摇的速度,使活动铁芯的移动达到操作者可以控制的理想速度。为防止铁芯的运动超出行程两端的终点而损坏设备,因而在活动铁芯行程的终点各设一个行程开关。
在电动机控制原理图3中,上述可逆电动机与两个控制其正、反转的继电器J1、J2相连。这两个继电器的工作分别由两个微动开关AK、AG控制,它们与各自的行程开关、继电器线圈及与之反向的继电器上的常闭点串联,该两电路同并联于整流后线路中。当AK、AG均不动作时继电器J1和J2均不动作,电动机处于停止状态。当AK接通时通过继电器J2的常闭点使继电器J1线圈吸合,电机正转。由于继电器J1线圈的吸合使自身的常闭点断开,又因该常闭点串在反转回路中,既使AG接通反转回路也不能导通。该互锁保护防止误动作毁坏电动机。反转与之同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戢焕贤;赵汉杰,未经戢焕贤;赵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6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