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总线开关式考勤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7113.0 | 申请日: | 198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薛恩泽;薛鸿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恩泽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开关 考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考勤管理的总线开关式考勤机。
到目前为止,厂矿企业的职工出勤情况是用笔纸做出勤记录,月末人工计算统计。部分企业已使用机械式打卡机做出勤记录。
用机械式打卡机做出勤记录比用笔纸做出勤记录有准确、明了的特点。但出勤统计报表需人工计算,填制,费时费力,易错,不规范。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考勤管理的总线开关式考勤机,它使用计算机(1)对每个职工的上下班时刻做记录,并对考勤数据进行统计,用打印机(2)做统计报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机械式打卡机记录的出勤数据不能随时被企业管理人员利用的问题,是要解决人工统计出勤数据存在的速度慢、易出错、效率低的问题,是要解决出勤报表不规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总线开关式考勤机,主要技术特征是:由一台计算机(1),一台打印机(2),若干考勤板(3),发光二极管(5),开关(6),三态门电路(9),读数总线(11),选通电路(10)及其输入信号线(8),接口电路(15)构成。一定数量的开关(6)通过三态门电路(9)以总线方式相连接。考勤板(3)与三态门电路(9),选通电路(10),发光二极管(15),开关(6)组装在一起,其由读数总线(11)及选通电路输入信号线(8)通过接口电路(15),与计算机(1)相连,每一个开关(6)与一个职工考勤编号(4)对应,每一个开关(6)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5)。
本实用新型总线开关式考勤机结构详见附图。
附图1 总线开关式考勤机总装图。
附图2 考勤板(3)电路原理图。
附图3 考勤板(3)连接原理图。
附图4 接口电路(15)原理图。
附图5 考勤机电路框图。
图面说明:
(1)计算机,(2)打印机,(3)考勤板,(4)考勤编号,(5)发光二极管,(6)开关,(7)八位数据总线,(8)选通电路输入信号线,(9)三态门电路,(10)选通电路,(11)八位读数总线,(12)连接数据总线(7)与读数总线(11)的三态门,(13)三态门电路(9)的选通信号,(14)电阻,(15)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对一企业中的职工进行统一编号,称为考勤编号。在总线开关式考勤机的考勤板(3)上按置数量等于企业职工总数的开关(6),每一个开关(6)对应一考勤编号(4)。职工上班或下班时扳动一次考勤板(3)上的与其考勤编号(4)对应的开关(6),计算机(1)通过以总线方式相联的三态门电路(9)由数据总线(7)读入开关(6)的闭合状态,记录下开关(6)闭合状态变化的时刻并对记录做分类统计处理。三态门电路(9)的选通信号(13)由计算机(1)发出的三态门选通电路的输入信号(8),通过选通电路(10)产生。每一被编号的开关(6)连接一发光二极管(5)以反映开关(6)的闭合状态,即与此编号对应的职工上班或下班状态,使用时有明显、直观的特点。
总线开关式考勤机的计算机(1)选用PC/XT型微型计算机。接口电路(15)插接在PC/XT机系统板上的八个扩展槽中的任一个槽内,接口板的电源由微计算机提供,考勤板(3)上的三态门电路(9)及选通电路(10)的电源外接+5V直流电源,电阻(14)用1/8ω200Ω电阻实现。开关(6)用KNX-1型钮子开关实现,发光二极管(5)用φ3红色发光二极管实现,选通电路(10)用74LS74A实现,三态门电路(9)用74LS244实现。
考勤板(3)用宽300毫米,高250毫米,厚2毫米的铝合金板腐蚀编号,钻孔制成,每个考勤板有24个编号(4),24个发光二极管(5),24个开关(6),供24名职工考勤使用,开关(6)及发光二极管(5)安装于考勤板(3)上,三态门电路(9)及选通电路(10)按置与考勤板(3)的背面。如企业职工总数为1200人,则用50个考勤板(3)组成的考勤机可供企业考勤管理使用。
因总线开关考勤机采用了总线式结构,考勤板(3)数量的增减很方便,若干考勤板的连接图见附图3。
由74LS244的输入输出特性,在不附加其它元件的条件下,读数总线(11)可接300个三态门电路(9),因此一条读数总线(11)最多可接开关(6)240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恩泽,未经薛恩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