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制棉球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7645.0 | 申请日: | 198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合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建华 |
地址: |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棉球 | ||
本实用新型为医疗器械类,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制棉球机。
目前,医用棉球的制做均为手工。这种方法一是占用了大量的人力,二是效率低。按较熟练工作人员每分钟平均制做20个棉球计算,一小时可制做1200个,而且大小是不均匀的。由于医院(医疗单位)在为病人注射、输液、手术、抽血等治疗中,需要大量棉球,手工制做,经常出现供不应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制棉球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平台送入的医用脱脂药棉,经进棉轮传递给固针轮,固针轮上的分棉针将药棉分块(片)后,由传送带送入加工槽内,经揉挫后,形成医用棉球。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医用制棉球机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一个送棉平台(1),表面有数根胶条的进棉轮(2),螺旋分布72根分棉针的固针轮(3),和贴有凹凸不平橡胶面的加工槽(6)。
当把医用脱脂药棉沿着送棉平台(1)前推时,转动的进棉轮(2)便将药棉卷入装置内,被卷入的药棉与固进轮上的分棉针(7)相遇时,便将药棉分成所需要的棉块(片)。带着棉块(片)的分棉针旋转到止棉针(4)时,棉块(片),被刮下掉到传送带(5)上,并被送入加工槽(6)内。加工槽宽约1公分,两侧是金属壁,底盘为凹凸不平的橡胶贴面,底盘与传送带的间距为1-0.5公分。利用两表面与棉块(片)的磨檫力,将其揉挫约10公分的距离后形成近园形的棉球脱出。每分种可制做棉球5760个,是手工制做棉球的288倍。
该装置可以使用电动机驱动,也可手摇驱动。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人、省力、省时,具有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并特别适用于医疗卫生单位所用棉球的加工制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合,未经刘万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