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楼板用安全吊钩无效
申请号: | 88207685.X | 申请日: | 198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阮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琦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益祖 |
地址: |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楼板 安全 吊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在预应力楼板下悬挂重物的吊钩。
住楼房的人,要想在楼顶板下悬挂重物,(如,悬挂吊扇,大型吊灯等。)首先需要一个能承受一定重量的吊钩。目前,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的。一、当新房施工时,在两块楼板的接缝处的适当位置,预埋一个吊钩。但是,这样预埋的吊钩往往不能满足住户的需要。同时,也给粉刷施工带来不便。二、当新房盖好后,住户根据需要,在楼顶板适当位置安装吊钩时,一种方法是用冲击电钻之类的工具,将楼板穿通,然后装上吊钩,再用水泥把洞补平。这种方法因影响到楼上人家地面的平整,楼上人家不太乐意接受。另一种方法,是在需要装吊钩位置的附近,探出预应力楼板空心孔的位置,沿空心孔的轴线方向开一个长槽,再从槽中把一根比槽略长的元钢插入空心孔内,使元钢的两端支承在楼板空心孔内,构成“横梁”,再从元钢中部挂一吊钩,用于悬挂重物。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1、作“横梁”用的元钢,只能比槽略长一点,(元钢过长时,无法插入楼板的空心孔内。)这样,元钢两端支承在楼板空心孔内的长度就比较短。如果用来悬挂静物,还不会出现危险。如果用来悬挂吊扇之类会产生震动的重物时,由于悬挂物的震动,会使元钢往轴向的某一边窜动,最后会使元钢的一端从槽内脱出,致使重物脱落,造成危险。2,由于插入的元钢支承在楼板空心孔的最低位置,这里正是楼的最薄处。因为楼板承重层薄,所以,悬挂的重物不能过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吊钩,安装后不会脱落,又能悬挂比较重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由吊钩体,承重卡盘,固定卡盘以及螺母,销钉,垫片等另件组成。吊钩体是由钩部与柄部组成的一个整体,钩部可是钩状,也可是环状。柄部的顶端有一个与轴线垂直的销孔和一段螺纹,柄的中部有两个对称的键,柄的下部有一个与轴线垂直的销孔。承重卡盘是一个半园形的扁平体。带有一个过半圆圆心,并与半圆直径垂直的孔,孔的直径比吊钩柄的直径略大,孔周带有两个对称的键槽,槽宽比吊钩柄上两个键的厚度略大、半圆形承重卡盘的半径比预应力楼板空心孔的半径略小。固定卡片是长方形,长度小于承重卡盘的直径,中部带有一个与承重卡盘上相同的带有两个对称键槽的孔。螺母是一个与吊钩柄上部螺纹配合的螺母,销钉是一个与吊钩柄上部、下部销孔配合的销钉,垫片是圆形垫片,外径小于固定卡片的宽度,中间带一个与承重卡盘相同的有两个键槽的孔。
安装时,先在楼顶板需要悬挂重物位置附近,探出预应力楼板空心孔位置,沿空心孔轴线方向开一个长度、宽度与承重卡盘附视图尺寸相当的槽,再按下列顺序,从吊钩柄上部依次将有关零件装在吊钩柄上。1、垫片,2、固定卡片,3、垫片,4、承重卡盘,5、垫片,6、螺母。当螺母旋过吊钩柄上部销孔时,用销钉插入销孔。吊钩安装完毕后,手持吊钩的钩部,使承重卡盘对准楼顶所开的槽,插入楼板空心孔中,然后旋转90°,使承重卡盘的平面与楼板空心孔轴线向垂直,再依次将垫片、固定卡盘,垫片放入楼板的槽内,用销钉插入吊钩柄下部销孔。安装完毕,即可在吊钩上悬挂重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承重卡盘与楼板空心孔的下半圆接触,楼板的承力层比较厚,且承重卡盘的平面与预应力楼板内钢筋垂直。能承受较重的重量,也就是能悬挂较重的重物。2、由于固定卡片是长方形、卡在楼板的槽内,不再会发生转动,又由于吊钩柄上键的作用,所以承重卡盘不会再旋转,整个吊钩也就不会从楼板所开的槽内脱落,所以使用时,十分安全。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1是吊钩装配时的示意图
附图2吊钩示意图
附图3是承重卡盘正视示意图
附图4是承重卡盘俯视示意图
附图5是固定卡片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楼板横断面局部,2、楼板空心孔,3、吊钩,4、螺母,5、垫片,6、承重卡盘,7、垫片,8、固定卡片,9、楼板中的钢筋,10、上销孔,11、吊钩柄,12、键,13、下销孔,14、承重卡盘孔,15、承重卡盘体,16、键槽,17、固定卡片体,18、键槽。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非限定实施例加以说明:
楼板孔(2)直径为φ60(单位:毫米,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琦,未经阮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