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划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7747.3 | 申请日: | 198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游章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涪江机器厂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水英,邓其林 |
地址: |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划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划线装置,它包括基座、支承板及夹紧装置,适用于中小型形状复杂的工件,尤其是铸件的划线使用。
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钳工划线法》中,公开的划线工具有千斤顶、方箱、分度头等。用千斤顶划线时,常使用三个千斤顶来支承工件,并进行调整、找正,然后配合划线尺划线。用这种方式划线时,需将工件多次翻转调整、校正,因而划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划线误差大。用方箱划线时,只减小了划线误差,而调整、找正也不方便。仍存在划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不足之处。采用这两种划线工具划线时,都不能直接划角度尺寸,都必须将角度尺寸换算成直线尺寸后才能划线。分度头主要是用来对简单的圆形工件划分圆周角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划线工具的不足,很方便地将工件定位、找正夹紧并且可以用划线尺划工件任意方向的直线尺寸和角度尺寸的多功能划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即该多功能划线装置包括基座、支承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座、支座连接装置、支座锁紧装置、刻度盘、刻度盘连接装置及至少一个刻度盘锁紧装置,其中:
a.基座与支座通过支座连接装置连接,支座可以绕支座连接装置的轴转动,并且由支座锁紧装置锁紧定位;
b.支座上带有反映其转动角度的刻度,基座至少带有一个可以读出支座转动角度刻度值的支座固定游标;
c.支承板至少通过一个固定连接装置与刻度盘连接成相互平行的整体件;夹紧装置安装在支承板上,支承板至少带有三个安装可调支承件的螺纹孔;
d.刻度盘通过刻度盘连接装置与支座连接,刻度盘可以绕刻度盘连接装置的轴转动,并且由安装在支座上的刻度盘锁紧装置锁紧定位。刻度盘连接装置的轴心线与支座连接装置的轴心线相互垂直;
e.支座上至少带有一个可以读出刻度盘转动角度刻度的刻度盘固定游标。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多功能划线装置的支座上安装转动支座的活动手柄;在支承板与刻度盘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上至少安装了一个刻度盘转动手柄。还可以使基座及支座至少各自带有一个安装活动定位销的定位孔。还可以在支座上安装一个防止整机倾倒的平衡装置。
现在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兼作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座(2)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1)的右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它由基座(1)、支承板(9)、夹紧装置(11)、支座(2)、支座连接装置(3)、支座锁紧装置(4)、刻度盘连接装置(15)及两个刻度盘锁紧装置(6)构成。其中:
a.支座(2)与基座(1)通过由螺母、带有螺纹的轴及轴套组成的支座连接装置(3)连接,支座(2)可以绕支座连接装置(3)的轴转动,并且由安装在支座连接装置(3)的轴套上的支座锁紧装置(4)锁紧定位。
b.在支座(2)上带有反映其转动角度的刻度,支座(2)的转动角度通过安装在基座(1)上的两个支座固定游标(16)中的任何一个读数,选用哪一个支座固定游标(16)读数,视操作人员所在位置及读数方便而定。
c.支承板(9)通过三个均匀分布的长度相等的固定连接装置(17)与刻度盘(5)连接成一体,支承板(9)与刻度盘(5)相互平行;夹紧装置(11)安装在支承板(9)上,支承板(9)上均匀分布了36个安装可调支承件(10)的螺纹孔,在螺纹孔中安装了三个可调支承件(10),可调支承件(10)的数量可以根据划线工件的需要增加或减少。
d.刻度盘(5)与支座(2)通过由螺母及带有螺纹的轴组成的刻度盘连接装置(15)连接,刻度盘(5)可以绕刻度盘连接装置(15)的轴转动,并且由对称安装在支座(2)上的两个刻度盘锁紧装置(6)锁紧定位。刻度盘连接装置(15)的轴心线与支座连接装置(3)的轴心线相互垂直。
e.支座(2)上安装了一个可以读出刻度盘(5)转动角度的固定游标(8)。
f.在支座(2)上安装有转动支座(2)的活动手柄(13);在一个固定连接装置(17)上安装了刻度盘转动手柄(7),由于支承板(9)与刻度盘(5)连成一体,转动刻度盘转动手柄(7)即使支承板(9)与刻度盘(5)同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涪江机器厂,未经国营涪江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