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复合阳极无效
申请号: | 88207927.1 | 申请日: | 198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罗素华;方仪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上海东风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C25B1/30 | 分类号: | C25B1/30;C25B11/02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通培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法 生产 过氧化氢 复合 阳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法生产过氧化物,特别是过氧化氢的电极。
目前广泛用于电解法生产过氧化氢工艺流程中的阳极,绝大多数厂家仍沿用五十年代的结构形式。即以铝、铜棍作为导电基体和支架,经钻孔后嵌入铂丝,外涂聚乙烯防腐层,再将铂片点焊于铂丝上构成。上海东风化工厂等单位现工艺采用的阳极就是这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电极的缺点是,由于聚乙烯防腐层与铝、铜棍在铂丝嵌入处密封不严,以及聚乙烯的脆性,在放电过程中导电基体很快会被腐蚀,使得每工作半年左右,必须停产取出电极进行维修,一根阳极总的寿命一般为1~2年,从而带来了电极制造、维修工作量大,铂的机械损耗大大超过电化损耗,成本增高,1973~1976年间,天津东方化工厂根据美国专利US2795541制做出一种复合阳极(东方化工厂。《电解法(铵法)生产双氧水工艺改进的中试报告》,1976年10月P29)。该阳极以直径1.2mm的银芯外包0.08~0.12mm的钽皮,外缠直径0.12的铂丝构成。这种阳极虽然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银的资源紧缺,钽的价格又昂贵,制作工艺也很复杂,难以普遍推广,不能为多数厂家所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寿命长、维修简易、铂的机械损耗极小、成本更低的复合阳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钨棒取代铝或铜棒作为导电基体,其上直接紧密缠绕铂箔,用点焊使铂箔同导电基体牢固地复合成一整体。钨是一种耐腐蚀性良好的金属,其导电性也佳,仅次于银、铜、金、铝。在过氧化氢生产中,所使用的电解液为硫酸、过硫酸铵。在这种介质中,钨是极其稳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形状结构是:在一直径2~20mm的钨质导电基体1上,直接紧密螺旋缠绕一铂箔2,二者通过沿导电基体1长度方向大致均匀分布的焊点3而牢固地焊接成一整体。焊点3的作用还在于改善导电基体1与铂箔2之间的电接触状况,从而改善电极的导电性。导电基体1的直径最好为3~8mm,铂箔2的宽度最好为2~10mm,厚度为0.025~0.05mm。铂箔2的缠绕螺距最好为0~10mm,缠绕方向同导电基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30~70°。试验证明,利用上述结构的电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完全达到。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均很简易;
2.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次数大大减少,不停产连续工作时间及电极的总寿命至少为现有技术的4倍;
3.电极坚固耐用,不易机械损坏,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
4.使用本实用新型,槽电压可降低0.2伏左右,电流效率可达80~85%,均明显优于现有技术(70~75%左右),节约了用电,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1为复合阳极的正视图。
现结合附图并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导电基体1为一直径4mm的钨棒,宽5mm、厚度0.03mm的铂箔2紧密螺旋缠绕于导电基体1上。螺距=3mm、α=50°,缠绕长度约380mm,焊点3沿铂箔2缠绕全长大致均匀分布,两头各焊一点,中间6点,共8点。此电极装入槽中运行情况良好,没有腐蚀现象,电流效率约85~90%,槽电压降低0.2伏。
实施例2导电基体1为一直径4mm的钨棒,其上缠绕宽4mm、厚0.03的铂箔2,缠绕长度约350mm,螺距=0(即无缝隙),α=45°。沿铂箔2缠绕全长大致均匀分布有焊点共8点。电极装入槽中运行情况良好,导电基体1无腐蚀现象,电流效率85~90%,槽电压降低约0.2伏。证明此种复合电极完全可以取代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上海东风化工厂,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上海东风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冻结肩治疗器
- 下一篇:可控虹吸节水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