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式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8315.5 | 申请日: | 198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一水;何金水;兰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A01K63/04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许晓东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增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气混合装置的改进,尤其是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机。
现有技术中与本实用新型较为接近的增氧机是由美国阿瑞申 (AERATION)公司生产的充气器,该装置已申请世界专利,即 WO85/01887。操作该装置时,使其尾部入水,随着马达的转动,设在充气器尾部的螺旋浆在水中产生真空区,使空气经由露出水面的空气入口,进入空心轴,最终从扩散管进入强劲涡流的水中,并与水充分搅拌混合而形成大量的细小气泡,因气泡小,可延长停留水中的时间和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中氧的浓度,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旨在改进现有技术的结构,通过加大进气量和加快进气速度,提高溶氧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构件至少包括马达、外套筒、空心轴、风叶、橡胶轴承以及螺旋浆,其中马达转轴、外套筒与空心轴三者同轴。马达外壳固定在相邻的外套筒端部上,外套筒首端设有进气口,空心轴位于外套筒内,其首端与马达转轴相联且设有空气进口,尾端伸出外套筒,橡胶轴承与螺旋浆依次装在空心轴的尾端,使用该装置时,二者与水接触,以水润滑橡胶轴承,空心轴首端装有风叶,该风叶位于进气口与空气进口之间,为的是加快进气速度。空心轴与马达转轴的联接可采用联轴器,并且为了减轻空心轴转动振幅对马达本身的影响,空心轴上位于进气口与联轴器之间设有轴承。风叶在空心轴上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钉联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增氧机,由于加入风叶,使得来自外套筒进气口的空气加速后进入空心轴的空气进口,最后导致入水的空气无论从气泡量还是在水中的停留时间都大大提高,促进了氧在水中的溶解。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叶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马达(1)外壳用螺钉固定在相邻的外套筒 (11)的端部上,外套筒设有进气口(7),空心轴位于外套筒内,为了加工上的方便,空心轴由三部分构成,即联接套(4)、轴头(13)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并与二者以螺纹联接的空心管(12),空心轴首端通过联轴器用螺钉与马达转轴相联,该联轴器由橡胶片(3)与联接套(2)组成,空心轴首端设有空气进口(10),位于联轴器与进气口之间安装轴承(5),轴承的前端套有导风环(6),以利空气从空气进口进入空心管,位于进气口与空气进口之间,用螺钉(8)将风叶(9)固定在空心管上,空心轴的尾端伸出外套筒,橡胶轴承(14)与螺旋浆(15)依次装在轴头,并且在轴头的末端装上扩散喷嘴(16),以限制螺旋浆的轴向位移,显然,由于风叶安装的缘故,外套筒首端的直径相应比其它部位大。鉴于本实用新型多用于鱼类养殖水体的净化,螺旋浆(15)在水中形成真空区时,往往易将形体较小的鱼苗吸入真空区并导致死亡,所以在外套筒(11)尾端固定着锥形罩(17),同时,为了不至影响真空区的形成,锥形罩面做成网状。
在使用上述充氧机时,可将充氧机置于由浮块组成的支架上,并根据需要,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15°~30°)倾斜伸入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烟、火柴包装盒
- 下一篇:安全自充式氢气球小型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