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硬币分检计数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8332.5 | 申请日: | 198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元忠 |
主分类号: | G07F3/04 | 分类号: | G07F3/04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强,朱黎光 |
地址: | 北京市右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硬币 计数器 | ||
本发明是一种财会用具,是用来分检硬币并统计硬币数量的简易机械。
在本发明以前除个别大企业有条件购买并使用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硬币处理机进行硬币分类和统计外,硬币流通各个环节大都是手工处理,不仅费工费时,工作单一繁琐,而且不卫生甚至出现统计不准确,本发明的目的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硬币分检的效率和数值准确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设计结构加以描述。
图1. 本发明的总图
图2. 机架
图3. 挡币板
图4. 摇柄的安装
图5. 漏币板
图6. 分类板
从图1.看出本发明是由挡币板[1]、园形漏币板[2]、方形分类板[3]、储币筒[4]、机架[5]和摇柄[6]等组成。
机架(图2.)包含方盘形的底座[8]安放储币筒的口向外的卡座[9]和两根长的、两根短的立柱[5]。由两根长的和两根短的立柱支承起成斜面的分类板并且托起漏币板。在分类板(图6.)上同一园周上沿顺时针方向开有几个分别与最小硬币至最大硬币(例如一分、二分、五分硬币)直径相当的腰子形槽孔[13]、[14]、[15]等。分类板的下端面又装有硬币穿过的漏斗,漏斗的下方就是不同直径的储币筒[4],因此起到将硬币分类的作用。分类板上的腰子形槽的两侧边与开此槽孔的园周平行,而两端头的园弧与各类硬币的外径尺寸相当。
分类板的上方是园形漏币板(图5.)漏币板上开有若干个(例如10个或12个)漏币的双弧孔[12]。双弧孔由二个最大硬币(例如五分硬币)大小的园孔和一个小硬币(例如二分硬币)大小的园孔园周相割而成。两个最大硬币孔沿同一园周排列,其园心O与O’沿园周方向距离为1mm径向距为2mm此孔园心与小园园心距(O’-O”)“A”为一个小硬币(例如二分硬币)的直径,最大硬币(例如五分硬币)园孔外侧应达到挡币板内侧面,而小硬币(例如二分硬币)园孔的内侧边离挡币板内侧面的距离“B”应大于一个最大硬币(例如五分硬币)的直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速度摇动摇柄带动与其相连的漏币板时,在一个双弧孔内不能同时安放两个任何大小的硬币,而能顺利的放入一个硬币,并且不致有硬币卡在挡币板和漏币孔之间,这也都是为了漏币板能带上最大量的硬币通过分类孔落入储币筒内。
分类板上的腰子形槽与漏币板上的漏币孔在同一园心共有同一半径的园周上。
漏币板被挡币板[3]围着,挡币板是用来堆放待检的硬币并限制散落。因此,它只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并且不影响漏币板的旋转。它是直立的270度左右的园弧板,可由一块板弯成。挡币板的270度左右园弧的半径小于园形漏币板的外径。
上述漏币板的转动是靠与它连成一体的摇柄轴(图4)的转动来带动的,而摇动用的可拆卸的摇柄[6]与摇柄轴[10]通过方形杆或螺钉、销钉[11]连接。摇柄轴的下半轴还穿过分类板,靠分类板上固定的轴套来限位。
储币筒(图1)[4]是本发明实现计数的重要部件,它由透明的材料(例如有机玻璃、透明塑料等)制成,其内径与所储放的硬币外径相当。筒外有指示筒内硬币数量的刻度线,筒的高度可是被检出的单个硬币厚度的几十倍或百倍,超过这个数目的硬币就会从储币筒上端跌落到机架的金属底盘上,发出警告的响声。
使用时只需将待分检和计数的一定量硬币陆续堆放在本机(图1)的挡币板[1]所围成的园弧内、(即分检一部分以后还可继续加入硬币),顺时针摇动摇柄[6],倾斜的漏币板[2]上各个孔带着硬币旋转,当经过各个硬币分类孔时,漏币板上双弧孔内的硬币便会根据自己尺寸大小分别落入最小硬币(例如一分硬币)至最大硬币(例如五分硬币)的腰子形孔,再经过漏斗掉入相应的硬币的储币筒。
如按本机漏币板上有十个双弧孔,平均每圈有五个以上硬币经分类孔落入储币筒,用手工每分钟摇动摇柄五十次(较慢的速度)计算,则本机每分钟至少可分检200余个硬币,为了提高分检效率,本机还可以用微电机驱动。
本机除了效率高还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因此可以在各财会部门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元忠,未经吴元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