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式漏电保安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8636.7 | 申请日: | 198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民 |
主分类号: | H02H3/14 | 分类号: | H02H3/14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漏电 保安 | ||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Ho2H紧急保护装置的主动式漏电保安器。
现有的保护装置:中国专利局已批准的、专利号为86200454、《被动式的触电保安器》,这种保安器不是人在触电之前,将电源切断,而是当用电器的外壳带电有触电现象发生时(多是使用单相交流电220伏),人触电之后才能将带电的用电器的电源切断,消除隐患,即保护方式是被动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漏电保安装置,能够在人触电之前将外壳带电的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即是主动式保安器,使用的元件比现有技术少,可靠性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特征:由绝缘外壳(1)、(2),保安电路元件板(3),三个导电体(4)、引出线(8)、三孔插座(9)等构成,用电器可由引出线(8)、或三孔插座(9)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当用电器的外壳与220伏交流电的两根线中的任一根线相通或有严重漏电时,保安器工作,切断用电器的电源。
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构造及详细工作细节:
图1:主动式漏电保安器构造示意图。
图2:保安电路元件板电气接线图。
图3:保安电路元件板电原理图
图面说明:
(1)上绝缘外壳,(2)下绝缘外壳,(3)保安电路元件板,(4)三个导电体,(5)指示灯,(6)复位控制开关,(7)引出线孔,(8)引出线,(9)三孔插座孔,(10)固定孔,(11)动力输入线,(12)整流电路,(13)滤波降压电路,(14)复位电路,(15)可控开关电路,(16)继电器电路,(17)指示电路,(18)触发电路,(19)、(20)、(21)为继电器开关K1、K2、K3,(22)触发电路引出线(23)连线,(24)桥式整流电路,(25)滤波电路,(26)复位控制电路,(27)指示电路,(28)继电器电路,(29)可控硅,(30)触发电路。
本发明为主动式漏电保安器,其工作原理是用整流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做为由复位电路,可控开关电路,继电器电路和指示电路的工作电源。220V动力线经继电器开关连至两个通常用电器动力线插孔或直接连至用电器,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经触发电路接至通常的接地插孔或直接连至用电器外壳。当用电器的外壳与两根220V动力线中的任何一根相接触成为通路或严重漏电时,以及插头插错插孔位置时,都能够使保安器工作,将用电器的电源切断。本保安器的电源工作范围非常宽,220V交流电的电压变化不影响本保安器的工作。由于使用高工作电压,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会产生感应电荷,但属于安全电,经测试(将控制端经触发电路接地)最大感应电荷电流为200μA,对人无影响。
图1:主动式漏电保安器构造示意图。
(1)上绝缘外壳,(2)为下绝缘外壳,(3)为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右侧的保安电路元件板。(4)为三个导电体,放在下绝缘外壳(2)的左侧,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上。三个导电体(4)通过导线分别与保安电路元件板(3)的E′、D′、C′点相连(见图2说明)。(5)为指示灯,安装在上绝缘外壳(1)上。(6)为复位控制开关,安装在上绝缘外壳(1)上。指示灯(5)复位开关(6)经导线接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上。(7)为引出线孔,在下绝缘外壳(2)上。(8)为引出线,通过引出线孔分别与三个导电体(4)相连,此线(8)可以直接接至用电器,(9)为三孔插座孔。对应于三个导电体(4),用电器可通过三头插头本三孔插座(9)经导电体(4)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10)为上,下绝缘外壳(1)、(2)的连接固定孔。(11)为220V动力输入线。220V交流电(11)输入线接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
图2是保安电路元件板(3)的电气接线图,称为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民,未经刘红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