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燃煤水管锅炉无效
申请号: | 88208775.4 | 申请日: | 198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锅炉厂 |
主分类号: | F22B21/02 | 分类号: | F22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燃煤 水管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燃煤水管锅炉,是属于工业用水管锅炉的技术改进。
在工业用水管锅炉中,日本曾有较先进的以燃油为燃料的类似组合水管锅炉,但其中对流管屏系直接与锅筒筒体连结的,造成锅筒筒体开孔太多,工艺复杂,降低了锅筒筒体强度。同时,锅筒腹部下端面与炉膛高温燃气直接接触,亦使锅筒筒体强度下降。而且日本锅炉在对流管屏区设有烟气档板,高温烟气沿管屏轴线方向流动,对流管束只可能顺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一般组合水管锅炉的缺点,通过采用新的结构,改善其工艺性、提高传热效率,大幅度降低金属消息。
图一.是组合式燃煤水管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锅筒。2.对流管屏上集箱。3.对流管屏。4.炉顶管。5.下降管。6.对流管屏下集箱。7.集箱。8.燃烧装置。9、引出管 10.水冷壁上集箱。11.水冷壁管屏。12.水冷壁下集箱。
图二为对流管屏的顺列布置或错列布置方法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要点在于锅筒(1)纵向布置在炉膛上方,在锅筒腹部与炉膛顶部之间有一排“厂”字形炉顶管(4)及耐火砖遮档,保证了锅筒的可靠绝热。“厂”字形炉顶管的下端联接集箱(7),上端联接水冷壁上集箱(10)。在锅筒(1)纵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着若干对流管屏(3)和一个水冷壁管屏(11)。对流管屏(3)由数百根S形对流受热面管,予先组装成若干个管屏,每个管屏的上端与相应的对流管屏上集箱(2)焊合,然后再将对流管屏上集箱(2)焊合于锅筒筒体上,实现对流管屏与锅筒间接联结方式,使锅筒筒体上开孔数量大大减少,强度显著改善。水冷壁管屏(11)则采用膜式壁结构,其上端通过引出管(9)与锅筒联结,其下端与水冷壁下集箱(12)相连。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管锅炉以煤为燃料,采用层状燃烧,炉膛出口高温烟气不直接进入对流管束,而是经出口烟道绕过锅炉后部垂直进入对流管屏的。因而对流管屏可采用顺列布置,也可采用错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下列优点:在锅筒筒体上的开孔数目大幅度减少,加之锅筒腹部被“厂”字形炉顶管和耐火砖所遮档,使锅筒筒体不直接受热,因此锅筒的强度显著提高;对流受热面管束比其他形式锅炉密集,因此提高了传热系数和热效率;锅炉外形尺寸缩小,金属消耗比普通水管锅炉降低20%;由于对流管屏和水冷壁管屏都是予先组装好后再分别通过对流管屏上集箱、引出管,与锅筒筒体联结的,因此整个锅炉制造工艺简单、维修方便。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管锅炉,设计额定出力为每小时2吨。由224根S形对流受热面管予先组装成30个对流管屏,每个管屏由8根φ51×3管组成。对流管束不直接与锅筒联接,而是通过对流管屏上集箱焊接于锅筒筒体上的。对流管束纵向、横向节距不受锅筒强度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作顺列布置或错列布置。顺列布置以横向节距76mm,纵向节距96mm为佳。水冷壁管屏采用膜式壁结构,选用φ51mm直管,水冷壁由18根φ51mm引出管与锅筒联结。在锅筒的腹部和炉膛的上方有23根“厂”字形炉顶管及耐火砖遮档,保证了锅筒的可靠绝热,从而明显改善锅筒筒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锅炉厂,未经昆明市锅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