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游鱼无效
申请号: | 88208776.2 | 申请日: | 198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3/02 | 分类号: | A63H13/02;A63H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傅远 |
地址: | 上海市常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游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电动游鱼。
玩具鱼通常有两种,不能活动的和可活动的,其中,可活动的玩具鱼过去一直是使用发条作为动力。在中国专利85201292中,提出了一种依靠喷水前进的玩具鱼,采用干电池作为能源,避免原先每次使用必须上发条的麻烦,可连续前进。但是这种玩具的喷水装置较为复杂,推进力也小,仍然不能尽如人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机动灵活的电动游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与众不同地采用玩具电机作为动力,经减速及运动转换机构带动一鱼尾鳍左右摆动,由此驱使电动游鱼向前游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然的:
1.减速及运动转换机构实际上可以做得十分简单,因而大大简化了结构,并使得成本降低。这一优点将在实施例中表现得特别清楚。
2.摆动鱼尾鳍而向前游动,与真鱼十分类似,并可由鱼尾的偏转而转向,应用仿生学实现的这种逼真度是已有技术所不曾达到的,由此更具趣味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该实施例中的电动游鱼去掉上盖后的俯视图。
参见图1、图2。
本实施例的电动游鱼具有彼此合拢的上盖1和下盖2。在上盖1的顶部纵向开有一狭长槽1a,其上安装着用作电动游鱼开关的鱼背鳍3,鱼背鳍3并有一狭长的突出杆插入狭槽1a内与弹性金属片4相抵住,沿狭槽1a前后拨动鱼背鳍3,使突出杆来回移动,即可使金属片4压住或松开触点b,由此,两触点a和b接通或断开。
下盖2中安装有电池夹5a和5b,经导线与触点a、b及玩具电机6相连串联,使用时,拨动用作开关的鱼背鳍3,使电源接通,玩具电机6经减速及运动转换机构带动鱼尾鳍13左右摆动,游鱼即向前游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即减速及运动机构作一描述。
减速部分由互相啮合的大小齿轮构成。其中,小齿轮7安装在玩具电机6的轴上,大齿轮8则以立柱2c中嵌入的一段短轴9为支承轴,并绕其旋转,在本例中,根据玩具电机6的转速和鱼尾鳍13所需的摆动频率,把减速比取为1:5左右。
由图中可见,大齿轮8上表面具有一偏心凸杆10,它伸入摆动臂11的环形通孔11b内,摆动臂11的另一端有一圆孔11a,套在穿于立柱2d中的转轴12上,并与该转轴12形成紧密的配合,可一起转动,转轴12与立柱2d形成活动配合,但是,转轴12的下端伸出下盖2并与一鱼尾鳍13形成紧密配合。这样,当大齿轮8被带动转动时,其上的偏心凸杆10也同时转动,并在环形通孔11b中来回滑动,使摆动滑块11绕转轴12来回摆动,因而,转轴12也左右转动,最终带动鱼尾鳍13摆动。
为了提高趣味性,电动游鱼除了可在水中游动外,还可以用一钓鱼杆垂钓,为此,在下盖2前端设置一舌部2a,其中有一开孔2b,可容鱼钩伸入。在游鱼缓缓游动之时用鱼钩垂钓,具有一定难度,因而特别有趣。
显然,上述电动游鱼的结构是十分简单的,并且各个结构件除特别指明的以外均可由塑料制成,因而成本也十分低廉。
可以选择鱼尾鳍13的中心位置,使其不在鱼身的对称轴线上而或左或右偏离,这样,电动游鱼在游动时就会向左或向右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