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矫正视力多功能太阳镜无效
申请号: | 88208976.5 | 申请日: | 198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3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天德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中日友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正 视力 多功能 太阳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具有防强光的护目作用外同时具有矫正屈光不正功能(老花眼、近视眼、远视眼及散光眼等)的新式眼镜。
屈光不正的人在野外作业、海滨旅游、强光中工作的情况下,佩戴太阳镜时常因不能同时佩戴相应的矫正眼镜致看不清周围的景物,观察物体细节时常需摘下太阳镜更换矫正眼镜而深感不便。
本设计人试图制作一种太阳镜既能防强光护目又具有矫正屈光不正之功能。
已知针孔镜能使屈光不正患者的视力明显增加,但孔周围不透明隔板,佩戴者无法观察周围的景物,故不能做为眼镜使用。经多次实验,本发明人发现针孔镜隔板不一定要由不透光的物质组成,只要孔周有密度较大的暗区即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而太阳镜实质上是各种不同的滤色镜,其光学密度在一个镜片上可以是均匀一致的,也可因部位不同而异,后者常常是镜片上部的光学密度大,向下则密度递减,它属于渐变滤色镜,本实用新型是在太阳镜光学密度较大的部位制造透明孔,这样,屈光不正的人佩戴本镜后,在强光下眼睛不受刺激,既能看到周围的景物又能自小孔中看清物体的细节,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矫正视力多功能太阳镜的特征在于镜片暗区中有透明孔,所说的孔的特征是:
(1)孔径范围:0.2-2.0mm,孔径过大,影像不清晰,孔径小,分辨力高,细小物体看得清楚,但也有一定限度,孔径过小,将发生显著的光绕射现象,难于成像。
(2)孔的形状:包括各种形状的孔(如园孔、椭园形孔、方孔、长方形孔、多边形孔、不规则形孔、裂隙等)。
(3)孔的结构:可为镜片上的穿通孔或为有色镜片上的局部透明区(可采用镀膜工艺)。
(4)孔的部位:可在镜片的任何部位。以在镜片的上部为宜,戴镜者平视时,小孔约在其上睑部位,观察周围景物时,几乎觉察不到小孔的存在。欲观察物体细节时,稍低头即可自小孔中看到清晰的物像。
(5)孔的数目:可为单孔,双孔或多孔。
(6)孔的排列:双孔或多孔排列成行形成排孔,(单排、双排或多排),孔间隔不应小于1.0mm,以2.6mm为宜,孔间由密度较低的细线相联,以减弱在观察物体时孔间有隔板的感觉,排孔可解决个体瞳距的差异并可扩大视野的范围。(也可根据瞳距造孔或做成可调长短的鼻梁架)。
为了使小孔能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孔周必须有光学密度大的暗区,密度大,效果好。为了增强效果,孔周可有一密度更大的暗晕,其直径不宜小于5mm,为了美观,暗晕在暗区中其密度可呈渐变型,如由中心区(小孔区)向周围着色渐淡。
暗区的密度值在0.5-3之间,密度值按下示公式计算:
D=log (F)/(Fτ)
D:代表密度值,F代表投射光通量,
Fτ:代表透射光通量。
自小孔中观察物体细节时,需有足够的亮度,戴太阳镜时,一般均在强光照耀下,故可满足此条件。
本型太阳镜适用于老花眼、近视眼、远视眼及散光眼等,在防强光的同时可不同程度地矫正多种屈光不正。老人眼的调节能力减弱,看远、看近力量有所不同,常须配两副眼镜或双光眼镜,若应用本新型眼镜,通过小孔对远、近物体均易看清。
矫正视力多功能太阳镜在野外作业、地质勘探、登山运动、海滨游乐、钓鱼、强光作业情况下均可应用,如观看说明书、布告牌、地图、采取的样品及穿挂鱼饵等。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一般有关厂家均可生产,亦可用现有的太阳镜进行加工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天德,未经赵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密封的环形槽型密封圈
- 下一篇:带调节装置的化油器浮筒及摇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