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学生算术运算验算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9222.7 | 申请日: | 198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秦履多;秦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履多 |
主分类号: | G09B19/02 | 分类号: | G09B19/02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强,朱黎光 |
地址: | 北京市张自***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学生 算术 运算 验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学生算术四则运算的验算器,属于电子计算器应用技术领域。
对于小学生,学好算术。打好数学基础十分重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学习算术的兴趣爱好和学会自我检验学习结果,目前尚无理想有效的方法和工具,许多小学教师采用大量布置计算题为课外作业的方法,迫使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每天下班回家后都陷于替孩子看作业、批改计算题的窘况。但是,由家长、老师批改的题,对小学生本人的印象并不深刻,效果也不甚理想。于是,“题海”日益泛滥,小学生负但加重,家长颇有意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小学生学习算术运算的兴趣,又可让小学生能方便地自己给自己批改算术作业,加深其对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印象的小学生算术运算验算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小学阶段所有算术四则运算的验算功能。虽然,美国有一种名叫“MONKEY CNECK”(滑稽检验)的幼儿玩具,具有类似的验算功能,但只能验算很简单的二个数的算术计算结果,对小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类似功能的产品问世。
本实用新型的外型与普通电子计算器相同,或用塑料制成与电子计算器相类似的小匣,由面板上的输入键盘、显示装置和机内的运算器线路板和电源等部件组成。采用目前普通电子计算器(计算器的型号不限)的另部件进行组装,是因为计算器的技术已十分成熟,其另部件的价格已相当低廉,这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彻底消除计算器计算功能的结果显示,而只能用它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用相应的显示装置(也可采用音响装置)来表示之。为达此目的,采用现有的普通电子计算器的运算器线路板,只将线路板中的M信号输出线引出,接入一个通过面板上的显示装置能显示其状态的贮存M信号状态的显示器,并且把输入键盘上的正存贮键(M+)符号改为问号键(?)和把负存贮键(M-)符号改为(V)号键。
本实用新型中贮存M信号状态的显示器可为发光二极管、液晶片或者音乐集成电路芯片;也可以直接采用原计算器中的液晶显示板。为此,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这两种实施方案分别进行具体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框图。
图2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贮存M信号状态的显示器的电原理图。
图3是直接采用原计算器中液晶显示板的方案中液晶显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框图用点划线加以框出表示。图中细实线框A为原计算器的组成框图。虚线表示与原计算器的不同之处:即将原运算器线路板中的M信号输出线1引出,接入一个M信号显示器和键盘上的(M+)键改为(?)号键,(M-)键改为(V)号键。由于计算器中需要显示的数字和符号数量大大超过运算器线路板的输出端子的数目,所以,通常各个输出端的信号均采用时分复用 的方式向液晶板显示器输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关键是将输出线相对比较简单的M信号从线路板上取出,或者加以处理,接入M信号状态显示器;或者直接利用原计算器的显示器,切断与M信号无关的其他信号输出线,也即采用直接禁止显示与M信号无关的任何其他字符的方法。
图2是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电原理图。图中2是838型计算器线路板的按键面;3和4是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例如LM339;5是与门;6是发光二极管。包括夏普SHARP838、卡西欧CASIO30、35等计算器型号,如图2所示,其M信号输出线都是运算器线路板的按键面上右起第1和第5输出端子,把该两线分别接入两个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这两个电压比较器3和4的另一个输入端则分别接入直流电压0.5伏和2.4伏,再将电压比较器的输出都接至与门4的输入端,相与以后经二极管D整流和电容C滤波后,再通过电阻R接入发光二极管6,用发光二极管6作贮存信号M状态的显示器。该发光二极管6应装在验算器面板上作为显示装置。也可采用专用液晶片或者音乐集成电路芯片代替发光二极管。而电压0.5V和2.4V则由电源分压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履多,未经秦履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