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9447.5 | 申请日: | 198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定富 |
主分类号: | B60J3/06 | 分类号: | B60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宣化***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或是其它机动车辆)会车时可削弱对方车灯光强,而本身车灯光强不受影响的装置。
目前汽车在夜间会车时,对方车灯会给司机造成眩目,司机还要对车灯进行控制,这样容易造成司机注意力分散,不便驾驶。申请号为86203709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防眩装置,该装置是在玻璃上贴放或夹有偏振片,但因目前尚无大面积的偏振片投放市场,所以在实用上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汽车防眩装置,它能有效地削弱对方车灯光强,而本身车灯光强不受影响,便于司机会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司机视线前方装有起检偏作用的小偏振片(可以是偏振眼镜或专用偏振片),偏振片的光轴与汽车横向水平线成45°角倾斜。车灯前装有起检偏作用的透明曲面板,车灯光经透明曲面板的折射后成为线偏振光,每条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本车偏振片光轴同方向倾斜45°角。这样在会车时,对方车灯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必定垂直于本车偏振片的光轴,光强会被削弱;而本车灯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本车偏振片的光轴,光强就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
图3为透明曲面板(2)的形状,
图4为透明曲面板(2)上对数螺母的极径与法线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车灯(1)前装有由3~6层具有曲面形状的透明薄片(材料可以是玻璃或是其它光学材料)组成的透明曲面板(2),透明曲面板(2)为两块,对称放置。为便于说明,首先连接透明曲面板(2)两侧的对应点为一横向水平直线(5),透明曲面板(2)的形状为:当横向水平直线(5)与汽车横向水平线(3)的夹角为0°时,如图3所示:透明曲面板(2)上水平切面的切迹为对数螺线(6),车灯光束的焦点位于对数螺线(6)的极点;经过对数螺线(6)的法线的垂直切面切迹为圆弧(7),各圆弧的圆心位于过对数螺线(6)的极点的水平面上。司机视线前方装有小面积的偏振片(4),偏振片(4)的光轴与汽车横向水平线(3)成45°角倾斜。偏振片(4)可以是偏振眼镜或其它专用偏振片。
对数螺线(6)的方程为ρ=eaθ,ρ为对数螺线(6)的极径(也是车灯入射光线的长度),常数e≈2.71,θ为极角,待定常数 a=ctg(90°-β),β为入射光线在对数螺线(6)上的布儒斯特角。不同的光学材料有不同的布儒斯特角,这可以根据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求得。图4为透明曲面板(2)上对数螺线(6)的任一点极径(即车灯入射光线(9)的长度)与法线(即圆弧半径(8)的长度)的关系,圆弧半径R=ρcosβ,式中R为圆弧半径(8)的长度,ρ为入射光线(9)的长度,β为入射光线(9)在对数螺线(6)上的布儒斯特角。这样的透明曲面板保证了车灯光束经其折射后成为线偏振光,而且每条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均平行于过汽车横向水平线(3)的水平面。
透明曲面板(2)在实际安装时应使横向水平直线(5)与汽车横向水平线(3)成45°角倾斜,倾斜方向与本车偏振片(4)的光轴相同,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使经透明曲面板(2)折射出来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本车偏振片(4)的光轴,这样在会车时,就可达到削弱对方车灯光强,而本身车灯光强却不受影响的效果。
图1所示的透明曲面板水平切面切迹为两条对称的对数螺线,图2所示的透明曲面板(10)的水平切面切迹为一条较长的对数螺线(11),其余的构造,安装方法均相同。两种实施例的防眩效果相同,仅是所占体积有所差别。
上述两种实施例中的透明曲面板形状均为示意图,实际其轮廓大小与目前车灯玻璃罩大小相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定富,未经陈定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