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闪烁显示灯无效
申请号: | 88209539.0 | 申请日: | 198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阳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柏松,杜跃佳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闪烁 显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控制的自动闪烁显示灯,特别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辆的尾灯。
现有自行车尾灯,一般是用透明的塑料灯罩代替,并通过灯罩对外界光线的反射而产生显示效果,所以又称它为“回光灯”。由于这种尾灯本身不能发光显示,给夜间行驶带来不便,特别是在光线较暗弱的乡间公路或街头巷尾骑行时,常常会引起车辆碰撞,影响行驶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曾有两种类行的自行车发光显示灯,一类是用骑行摩擦发电机发电驱动的显示灯;另一类是用外接电源驱动的显示灯,这两类显示灯的不足在于它们均要通过外接电源开关的手动操作,而且利用摩擦发电会增加骑行阻力,用外接电源则使装卸烦锁,不但使用不便又影响了车辆的整体美观,所以迟迟未能推广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用先进的振动开关电路和光电开关电路及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装置,准确地判别车辆在白天或夜间的骑行、静止状态,控制和驱动发光体的工作,从而提供一种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效果显著的新颖显示灯。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的构思及方式完成的:在现有的自行车回光灯灯罩内,配设一个包括内接电源和发光二极管在内的电子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主要是利用车辆骑行时的振动及光电效应的原理,用由振动开关电路和光电开关电路组成的复合控制器和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复合控制器中的振动开关电路,可以是具有一定灵敏度的振动传感器与晶体管开关电路组合而成,也可以用特制的振动接点代替。其作用首先是判别车辆所处的状态,即静止或者推行、骑行状态,然后利用车辆在推行或骑行时产生的轻微振动,使开关或接点作瞬间导通;复合控制器的光电开关电路,是由光敏传感器和与之相匹配的分压电阻及晶体管组成,其作用是判别外界光线的亮度,当外界光线低于一定亮度时,该开关导通工作,并驱动后接的缓冲延时电路,脉冲电路工作,使发光二极管闪烁显示;缓冲延时电路由一般的阻容元件组成,其作用是在前述复合控制器导通时,使电容充电,并通过电阻的限流,维持晶体管在一定时长内导通,以起到缓冲延时的作用;脉冲电路为典型的无稳态振荡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对发光二极管提供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使发光二极管趋于间隙闪烁状态,以减少电源的消耗。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显示灯,当车辆在白天或晚上静止时,复合控制器的振动开关因无振动信号而处于断开状态,显示灯不工作;当车辆在白天骑行时,振动开关电路工作,但光敏开关由于光照作用而处于断开状态,显示灯不工作;当车辆在夜间推行或骑行而且外界光线较弱低于一定亮度时,振动开关将接受车辆推行或骑行时产生的振动信号,作间隙导通,光敏传感器因外界光线较弱而呈高阻状态使光电开关亦同时导通。并驱动缓冲延时电路和脉冲电路工作,保证发光二极管作闪烁显示。该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流为2mA,非工作状态时的耗电为2μA,所以,用一般干电池作内接电源其使用寿命将接近电池的有效存放期,如果在灯罩表面设一硅光电池,用透明防水胶密封固定并与内接电源相接,利用白天的光照对内接电源充电,则使用寿命可延长到十年左右。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灯,不仅实现了自动判别和控制显示,而且效果良好,可靠性强。同时由于利用了原有自行车回光灯灯罩,至使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又不影响车辆的美观。还可用作安全报警或有关控制系统的显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并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灯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显示灯复合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显示灯的工作原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自控闪烁显示灯的内部结构是由内接电源(2),复合控制器(3),缓冲延时电路(4),振荡电路(5),发光二极管(6)组成。在灯罩外壳上部设有一与内接电源(2)相联接的硅光电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阳,未经周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