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颅后凹手术台无效
申请号: | 88209758.X | 申请日: | 198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戈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戈理明;盐城市红光医疗器械厂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颅后凹 手术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后凹手术台。
对颅后凹肿瘤施行手术时,取坐位比卧位操作方便,多数脑外科医生喜欢采用坐位手术,但目前尚无理想的专用于颅后凹的手术台,各家医院用于颅后凹的手术台无统一规范形式。如用金属自制的带头托小椅,由于病人体形各不相同,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可随意调节,故在手术中存在很多麻烦。
颅后凹肿瘤均位于重要的控制呼吸的延髓中枢周围,施行此类手术风险很大,因此,病人在手术中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稳定、舒适的体位,才能顺利渡过危险期,保证生命安全;另外,颅后凹手术野较小,难度大,在病人和医生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很适宜的位置,才能使医生自如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疲劳,从而提高治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颅后凹手术台,其工作位置随意可调,以消除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不适以及医生的疲劳,提高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块可移动的平板上,下装四只滚子,可任意移动手术台位置,当位置调节好后,将四只制动脚踩下即可固定,平板上方装有病人托架、病人坐橙及医生坐椅,手术中,病人、医生均采用坐姿,病人伏在手术台上,由头托、手托、胸托支撑住病人,可根据不同病人身体进行调节;使病人获得舒适的体位。病人托架支柱及医生坐椅支柱采用高度可调结构,以使病人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均可获得良好的姿势,有利手术操作。需要气脑造影时,病人托架上还可安上拍片头架。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底板21下方分别安装了滚轮17及锁紧脚16;底板21上方:前端设有病人托架,后端为医生坐椅,中间是病人座橙7。托架支柱20、坐椅支柱15分别固定在底板21上,托架支杆、坐椅支杆23分别插入托架支柱20,坐椅支柱15;托架支柱20、坐椅支柱15内装有螺杆25,分别由底板21上的小电机19带动蜗杆26及固定在螺杆25上的蜗轮27转动,电机19由设在底板21上的脚踏开关18控制。螺杆25转动,通过固定在托架支杆、坐椅支杆23内的螺母24带动托架支杆、坐椅支杆23升降。托架支杆23上端装有病人胸托6,胸托支架5上开有槽4,使胸托6可沿托架支杆23作前后运动,在胸托支架5上还装有扶手3、头托支架1,且两者均可沿胸托支架5作前后移动,调正好后分别锁紧固定。同时头托2与头托支架1为转动连接,头托2绕头托支架1转动调正位置,调正好后固定。坐椅支杆23上固定有医生坐椅8,医生坐椅8两侧为两根调节支架14,调节支架14上安有坐椅靠背13,调节支架14与坐靠背13为转动连接。两调节支架14侧边分别装有活动连杆9,活动连杆9另一端装有活动扶手10,活动扶手10可相对活动连杆9转动,活动连杆9又可相对调节支架14转动。坐椅靠背13背面装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与坐椅靠背13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调节支架14尾部装有调节杆导块28,调节杆11穿入调节杆导块28内,调节杆11上还装有微调12及数只棘爪29,坐椅靠背13可供医生及运送病人的靠背,当给病人进行麻醉时,可将坐椅靠背13放平,活动扶手10向两侧推开,让病人躺下,两手舒适地放在活动扶手10上。
头托2、胸托6、扶手3、活动扶手10、病人坐橙7、医生坐椅8、坐椅靠背13均为人革包海绵,使医生和病人均感坐着舒适。
底板21前沿还设有两只活动脚踏22,使用时扳起,不用时放下。
本实用新型一台多用,可对病人进行麻醉、手术,也可作为运送病人小车,具有调整灵活、坐着舒适等特点,使病人和医生在手术中均可获得理想的体位,减轻了疲劳,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戈理明;盐城市红光医疗器械厂,未经戈理明;盐城市红光医疗器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