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辊扭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9988.4 | 申请日: | 198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庆庚 |
主分类号: | B21F7/00 | 分类号: | B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辊 扭转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扭钢筋的扭转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两组扭转辊的扭转装置。
冷轧扭钢筋首先是由一对轧辊在常温下将普通园钢筋轧扁,而后直接利用轧辊给冷轧扁材的水平分力将其送入扭转装置的扭转辊之间,使扭转辊在铅垂面扭转一定角度,冷轧扁材被扭转成冷轧扭材,在轧辊水平推力作用下,连续形成冷轧扭钢筋。
目前厂家生产制造的扭转装置只有一对空转的扭转辊,由于主轧机轧辊之间的空间很小,扭转装置的扭转辊轴线与主轧机轧辊的轴线间距离不可能离得很近。而轧扭材在主轧辊与扭转辊之间的受力性质是压力,轧扭材存在着压杆稳定性差的固有弱点。这种固有弱点经常导致″堆钢″事故,即冷轧扭钢筋堆死在主轧机轧辊和扭转辊之间。这种事故处理比较困难,而且会挤坏扭转装置,使主轧辊表面加速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制造一种消除堆钢事故的冷轧扭转钢筋扭转装置。
本发明采用双排扭转辊设计,将扭转变形区段从主轧辊与扭转辊之间移出到两排扭转辊之间,由于扭转辊直径比主轧辊直径小得多,所以两排扭转辊之间的中心距可以设计得很小。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冷轧扭材的抗压稳定性,理论计算表明,中心距减小到原中心距的1/3-1/5,其抗压稳定性可以提高5-10倍。将这种扭转装置命名为双排辊扭转装置。
本发明将一对扭转辊安装在固定本体上,这一对扭转辊的轴线总与主轧机轧辊的轴线平行。将另一对扭转辊安装在旋转本体上,在轧扁材未进本装置时,这一对扭转辊轴线也与主轧机轧辊轴线平行,当轧扁材通过两排扭转辊之后,旋转旋转本体,使轧扁材在两排扭转辊之间被扭成冷轧扭材。
为了便于轧扁材导入扭转装置,在固定本体前安装有导套。为了固定扭转装置,在固定本体端部法兰上开有六个通孔,其中有四个沉头螺钉通孔用来穿过沉头螺钉、将固定本体固定在主轧机机架上,另外两个园形通孔用来穿过螺栓,压紧旋转本体。旋转本体的端部法兰上开有两道园弧长槽,允许扭转本体相对螺拴有相对运动,即允许扭转旋转本体。
为了适应冷轧扭材规格的变化,应该能够改变扭转辊之间的辊缝,由于辊缝改变量不大,本发明采用偏心轴设计。两排扭转辊,共四组扭转辊,每组扭转辊由辊套、滚动体、偏心轴,紧定螺钉组成。调节偏心位置,可用扁形工具插入偏心轴端的开口之中,转动偏心轴。对称调整之后的偏心辊应用紧定螺钉压紧。
附图说明
1-导套
2-固定本体
3-旋转本体
4-固定空转辊
5-扭转空转辊
6-紧定螺钉
A-A剖面图显示扭转辊结构
B向视图显示本体端面法兰上的安装孔和调整用园弧形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庆庚,未经冯庆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9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