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铁路机车自动转向的前照灯无效
申请号: | 88210066 | 申请日: | 198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06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祥;曲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祥;曲凤林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尤巨勋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机车 自动 转向 前照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机车自动转向的前照灯,属于机车前照灯的改进,特别适于各类铁路机车上装用。
通常铁路机车的前照灯都固装于车头的前边,当机车直行时,正照在铁轨中间,完全保证司机有良好的视线,但在机车行驶到弯道时,由于前照灯固装其上不能随机车同步转向,因而此时灯光偏离轨道照射在路基上,使司机看不清路面情况,给安全驾驶带来极大困难,往往因此而造成伤亡和撞车事故,不仅影响正常运行,而且还使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损失,尤其是在山区地理条件复杂的路段就更为突出,司机们都在为此发愁,并渴望这一问题尽早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随机车同步转向且保持灯光始终照射在铁轨中间确保运行安全的机车前照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前照灯1、自动控制系统和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机械传动机构组成。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跟踪机车行驶轨迹的前灯转向输入传感器、比较器、信号的前置放大和校正环节、伺服放大和驱动直流电机的功率放大器和机车前灯转向的反馈传感器,机械传动机构是由微型直流电机6、其轴与经一对齿轮7、8及蜗轮付10二级减速的减速箱体11内的输入轴相联,拨杆13的一端固装在蜗轮的端面上,另一端伸进两个拨动块12之间,拉杆3上的销座9以销轴与前照灯的尾部相联,灯回转轴2的上端以球铰与灯体下部相联,下端固装在机车的相应部位上。
本使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随机车的左右转向而自动转向和复位,从而保持灯光始终照在铁轨中间确保运行安全,信号准确无误,性能可靠,同时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械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灯转向输入传感器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灯转向输入传感器安装位置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在S-01-A随动系统方位功率放大器中的连接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描述,是由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两部分组成,其机械传动部分包括微型直流电机6,通过其轴与减速箱体11内的小齿轮7的轴相联接,与其相啮合的大齿轮8和蜗轮付10的蜗杆同轴,拨杆13的一端固装在蜗轮一侧的端面上,另一端伸进固装在拉杆3左部的两个拨动块12之间,拉杆3的两端由支座支承,其上的销座9以销轴与前照灯1的尾部相联,灯回转轴2的上端以球铰与前照灯1下部相,接下端固装在机车的相应位置上;自动控制部分包括灯转向输入传感器,是采用两个CYG型半导体压阻压力传感器14、15分别装于转向指令控制块16的两边,其转向指令控制块固装在机车一侧与前两车轮间相对应的车箱底部,F-007型比较器、前置放大器及校正环节是选用UHF型带滞后超前校正的超高放大器,伺服放大和驱动直流电机的功率放大器采用S-01-A随动系统方位功率放大器和装于拉杆3直角端两侧的CYG型固态压阻式反馈传感器4、5。由于整个系统采用闭环控制加校正,信号源及反馈信号均选用高灵敏度半导体固态压阻式传感器,且采用低漂移的放大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号准确、控制灵活、可靠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祥;曲凤林,未经王福祥;曲凤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