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浮子式下水道封盖无效
申请号: | 88210082 | 申请日: | 198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08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明;刘颂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玉明;刘颂禹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有色金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辉,李逢来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下水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给排水卫生设施中的一种构件,特别适合安装在室内下水池中的管道口处。
人们为了防止室内下水池管道中的臭味逸出,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解决:一类是采用地漏存水弯进行水封,另一类是采用扣碗式封盖。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法均存在一个缺点,即很容易被杂物堵塞。尤其是地漏存水弯埋于地面之下,存水弯一旦被堵塞,清理疏通工作十分困难,而扣碗式封盖的过水能力小,往下水池中稍有不注意倒入残汤剩饭,茶梗烟蒂,就会造成扣碗式封盖的过水孔被堵塞,用户必须经常地进行疏通工作,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86201446号公开了一种由漏碗、球盖及漏栅组成的浮子式自封闭地漏,该地漏中的漏碗固定在下水管口内,需要排污水时,球盖自动浮起,排除后,球盖自动封闭。它虽能防止管道臭味溢出,但仍存在漏栅被残汤剩饭堵塞的问题,也需要经常疏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浮子式下水道封盖,它能解决室内下水池管道堵塞及防止返味这两个相互制约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浮力原理,设计一种由带有密封园环的塑料浮子组成的下水道封盖,该封盖能随室内下水池水位的高低而自由起落并准确地定位在下水道的管口上。塑料浮子的作用是压盖在室内下水池的管道口上,在保证下水池内积水时浮子可以飘浮起来的前提下,允许将浮子的形状设计成多种式样,如球形、园台形或园锥形等。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用的较理想的浮子形状是:上部为伞状的半球体,中部为倒置的园台体,下部为截口的园锥体。为了减少材料消耗,增大浮力,可以将浮子设计成空腔状。密封园环用塑料材质制作,其作用是用于插入室内下水池管道口处的水封内,保证水封处的积水即使涸干后也不会从此处返味。由于现场使用时,密封园环要套在浮子上,以便插入管道口处的水封内,所以,密封园环的尺寸应与水封相适应,并可以将密封园环与浮子设计为一体,当然单独设计后再组装也行。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浮子下部的园锥截口处可连接一个定位杆,其作用是防止浮子飘浮后产生的错位。因此,对定位杆选用的形状没有限制,但长短应根据室内下水池积水后浮子所能飘浮的最大高度而定。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浮子式下水道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一、设计合理,对下水道腐味封闭性能好。浮子式下水道封盖通过浮子压盖管道口,密封园环插入水封,对室内下水池管道口处实现了双层封闭,从而消除了返味的发生。
二、堵塞现象可以完全避免。经反复实验证明,凡是能通过洗手池十字花处的杂物,如残汤剩饭茶梗烟蒂等,均可流畅地通过浮子式下水道封盖进入下水道中,不会造成堵塞。
三、结构简单,体轻省料,成本低廉,制造使用方便并经久耐用,易于清洗。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浮子式下水道封盖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况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是:(1)浮子;(2)水封;(3)下水道;(4)定位杆;(5)密封园环。其中,使用的浮子外观结构是:上部为伞状的半球体,球体直径R1为100mm;中部为带有纵截面呈齿状的密封园环(5)的园台体,密封园环(5)的直径R2为74mm;下部为截口的园锥体,截口区的直径为10mm。浮子(1)的全长为110mm,密封园环(5)的高度为32mm。定位杆(4)与浮子(1)的底部连接,其长度为70mm。在本实施例中,浮子(1)与密封园环(5)被设计成一体,浮子(1)、密封园环(5)和定位杆(4)均被设计成空腔状,整个浮子式下水道封塞重30克。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浮子式下水道封盖的工作原理将结合附图介绍如下:
当不往下水池倒水时,浮子(1)的园锥体部分定位在下水道管口上相接园的直径为R3,密封园环(5)插入水封(2)中,因此将下水道(3)中的臭味严密封住。当倒水时,包含有杂物的洗水会引起下水池瞬间的堵塞,此时水位上升,浮子(1)受浮力作用而向上飘浮,暴露出下水道(3)的管口,污水及其夹杂物便会流入下水道(3)。当停止倒水时,水位下降,浮力减小,浮子(1)随即下落,凭借其底部的定位杆(4)的作用,致使浮子(1)准确定位,确保封闭严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玉明;刘颂禹,未经史玉明;刘颂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