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掏窃、割窃的服装无效
申请号: | 88210191.9 | 申请日: | 198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董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锡光 |
主分类号: | A41D1/00 | 分类号: | A41D1/00;G08B13/22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掏窃 服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掏窃、割窃的服装。
社会上时有掏包案件发生,人们对此恨之入骨都又防不甚防。一般人们将钱钞、证件等贵重袖珍物揣入衣服口袋内,再把衣袋的扣子扣好或将拉链拉紧,这当然挡不住窃贼的黑爪;既便是将物品藏入内衣口袋里再将其缝死,有时亦难免被割破而盗走。目前,作为成品服装本身,尚无防窃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当遇到被窃或割窃时,自身即能报警的服装。
本实用新型是将电子线路技术引入服装制造上,使服装遇到窃贼掏窃、割窃时自身便可发出音响报警,从而有效防止主人被盗。具体实行方案如下:在服装的里子与面的夹层间装一音响报警电路板,将该电路的开路音响报警控制开关引线引至各设置了金属接触开关的服装口袋的夹层内,在那里布成“弗”字形,并且与各口袋口处设置的金属接触开关相串联。
根据各种服装衣袋结构特点不同,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金属接触开关又可分三种形式:
一、对于带有上盖的衣袋,可在衣袋盖背面钮扣服的两侧装有两片薄铁片,而在衣袋口与之相对应处装有两片导电磁铁。铁片与导电磁铁即构成所说的接触开关。
二、对于衣袋原来就设计带有金属按扣的服装,则该按扣本身即可作为所说的接触开关。
三、若衣袋口原来设计有金属拉链,可用小段金属薄片分别装在衣袋内面的上、下链终端部,使终端的数个链齿短接。这些金属薄片及金属拉链即构成所说的金属接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为各类服装增添了一个自动防窃报警功能同时,又不影响服装原结构、外形设计及其它功能。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响报警电路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音响报警电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着该种服装者,在不需使用报警功能时将电路中电源开关K打开即可。当需用时,将周身各衣袋上的金属接触开关触合上,再将K合上,这时由于电路中控制开关K1处于闭合状态,则BG1的基极、射极处于等电位,所以BG1不导通,因而使BG2也不导通,这样使得音频信号贮存器集成块IC的两端便未加上电压,故无输出;当与K1相串联的任一个金属接触开关被断开时都将导致K1开路,而这时由3V电池E通过R为BG1提供的静态电压便可使BG1导通并进入饱和,这样便可驱使BG2也随之进入饱和状态,于是IC两端便加上了近似3V电压,它便开始输出一个音频信号驱动压电陶瓷件HTD发出音响。
图2展示的是实施例1~具有衣袋盖及钮扣的服装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用细软导线作为音响报警电路的控制开关K的引线1引至衣袋2夹层内布成“弗”字形,并与装在衣袋口处钮扣两侧的两片导电磁铁3相连接,而置于衣袋盖背面的两片薄铁片4用一段细导线串接。只要窃贼弄开任一对吸合的铁片与磁铁时,K1便开路,电路即报警。
图3展示的是实施例2~具有金属拉链和金属按扣的服装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同样以细软导线作引线5将K1与置于拉链6上链终端的薄金属片7相连接,另一段引线则与置于拉链6下链终端的薄金属片7相连并在衣袋夹层间布成“弗”字形再引至装有金属按扣衣袋的金属按扣8上。因为拉链6终端的上、下数个链齿分别与两片金属片7相接,故当拉链锁拉紧时两段导线便连通了,若拉锁拉离这数个齿后导线便开路了。所以,无论是拉链被拉开或按扣被启开都会使K1开路,电路报警。
上述二实施例中都提及将开关K1的引线在衣袋夹层间布成“弗”字形,这样,当窃贼割破衣袋行窃时就会割断引线使K1开路,引起电路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锡光,未经董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生物节律测算器
- 下一篇:倒锥壳水塔水柜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