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煤炉无效
申请号: | 88210526.4 | 申请日: | 198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康庄;宋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庄;宋大庆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也平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供水装置的型煤炉,如茶炉。
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型煤炉,如中国专利CN87208259U(公告日880129)公开的“使用烟煤蜂窝煤的饮水茶炉”,都有如下不足:①炉排是固定式的,型煤是用推板或其它物件推到炉排上的,煤和炉排之间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力,所以需要费很大劲才能将煤推入炉膛内,而且还会使煤底摩擦掉屑,增加灰渣含碳量。②为整体式结构,不便于运输安装和拆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带供水装置的型煤炉,它能够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由分立的锅体即供水装置和炉体组合而成;炉体中的炉排由若干条单片炉排拼合而成,每个单片炉排都带有滑滚,炉体中设置有置放单片炉排并供其滑移的滑轨,滑轨两头相对的炉体体壁上设置炉门,以便炉排能够顺次进出炉体。
由于炉排是组合活动式的,煤或煤渣借助能滑移的单片炉排会很轻易地一批批送入或排出炉膛,所以本实用新型装或添加煤比较省力方便。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为组合式的,所以运输安装及拆修都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例由附图1~5给出,下面结合之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5中,1-风门(清灰门),2-支座,3-推臂,4-滑轨,5-单片炉排,6-推煤板,7-入口炉门,8-炉体,9-支杆,10-锅体,11-水咀,12-水位计,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水位计,16-排气阀,17-碟阀,18-预热水箱,19-供水斗,20-扒灰门,21、22、24-水管,23-截止阀,25-上联箱,26-排管,27-保温层,28-出口炉门,29-泄水管,30-下联箱,31-管堵,32-排烟室,33-存水室,34-烟管。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8、锅体10,为提高热效率,锅体10上部最好设置预热水箱18。
参考图1、2、3、5,炉体8的结构是:炉排由12块单片炉排5组成,每个单片炉排5底部两端都带滑滚,沿单片炉排5的排摆方向设置两条滑轨4,用来置放单片炉排5并使之能够滑移;相对滑轨4两头的体壁上分别设置入口炉门7和出口炉门28,使单片炉排5由入口炉门7进入炉膛而从出口炉门28移出炉膛;在入口炉门7上相对单片炉排5的位置处设置可往复移动的推臂3,在入口炉门7内面,推臂3的前端联接有推板6,可在推臂3下面设置支座2(上带杠眼)以便于用撬杠推动推臂3;在入口炉门7下面设置风门1;为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可在炉体8内设置两排由上下联箱25、30连通的排管26,以便水由排管26中循环加热,还可在炉体8体壁内设置保温层27;炉体8上部设联接法兰,炉体8外壁联接法兰下还可均匀设置四根支杆9用以支承锅体10,这样锅体10就可以造得较大;还可设泄水管29排除锅体10残水,泄水管29上连锅体10底下接下联箱30。
参考图1、2、4,锅体10设置穿过存水腔的烟管34,底部设联接法兰。
参考图2,预热水箱18带有存水室33和排烟室32,存水室33设置供水斗19,排烟室32上口加装一碟阀17。
参考图1、2,锅体10置于炉体8上部,通过联接法兰与之密封联接;并且通过水管22、24和炉体8的上、下联箱25、30连通;预热水箱18密封联接于锅体10上面并且通过水管21和锅体10连通。
上述实例的工作情况是:①燃煤过程:打开入口炉门7,将摆好型煤的单片炉排5(每个可摆三层型煤)--用推臂3及推板6沿滑轨4推入炉膛,然后打开出口炉门28及碟阀17,风门1,从靠近出口炉门28的煤开始引燃,之后关闭出、入口炉门7、28。靠近出口炉门28的煤首先充分燃烧,而靠近入口炉门的煤则进入干燥过程。首先是最里面一块单片炉排5上的煤燃烧完毕,则打开出口炉门28推动推臂3将此单片炉排5带煤渣一并推出,之后打开入口炉门7置入一块单片炉排5并摆上煤,再隔一定时间还是如此推出一块单片炉排5及其上煤渣而又添入一块单片炉排5并摆上煤,排渣及添煤过程就是这样进行的。煤烟是经过锅体的烟管34聚流于预热水箱18的排烟室32而排出的。②热水过程:通过供水斗19将冷水先加入预热水箱18预热,其预热源为排烟室32中的烟。预热水箱18中的水通过水管21进入锅体10中得到加热。锅体10中的水还经过如下热循环加热:通过水管24进入排管26,又通过水管22返回锅体10。③锅体10残水排出过程:通过泄水管29或水管24流入下联箱30,打开管堵3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庄;宋大庆,未经康庄;宋大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