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8210592.2 | 申请日: | 198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徐华;刘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杰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敬奇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二次 加热 余热 采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通风采暖技术领域,是一种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靠冷却系统来维持其在正常温度下平稳地运转。现在,许多水冷式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经暖风机散热来为汽车的前风挡玻璃除霜,为车厢和驾驶室内取暖。在严寒(-30℃以下)条件下,这种除霜和取暖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如果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霜除不掉,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无法行车或车速很低,车厢和驾驶室内很冷。现在使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泵、散热器水箱、散热器水管、暖风机、消声器等部件组成。由发动机原理可知,发动机排气带走的热量约为燃料燃烧所放出总热量的三分之一,没有被利用;风机的风毂轮廓是阿基米德螺线,螺距相等,出口风速低;散热器水箱中的水管是扁管,风的迎风面接触面积小,侧面流速高,造成传热效果差,水箱两端间的水管是并联,水的通道短,散热量少,承压能力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所带走的热量,为汽车前风挡玻璃除霜和为车内取暖的余热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发动机排气管和消声器外设置有水套,用软管按顺序把发动机水套、消声器水套和暖风机散热水箱串联连接起来:暖风机风毂轮廓制成非等距螺线形;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在水箱左、右端安装导流隔板,通过导流隔板将水箱水管串联起来。
水箱左右端被导流隔板分为若干独立水室,水在水箱水管中按顺序流过各独立水室。在排气管和消音器外设置水套,可以使管内排气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和气体压力减少,从而减少排气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减少了噪音,暖风机风毂轮廓和暖风机水箱的改进,增大散热面积,充分进行热传递,提高暖风机出口温度,充分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更好地清除车辆前风挡玻璃上的霜,提高车厢内的温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操作过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和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暖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暖风机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暖风机中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如下:
1、消声器水套;2、热水管软管;3、联接软管;4、排气管水套;5、高温热水管;6、发动机水套;7、回水管;8、水泵;9、散热器软管;10、散热器回水软管;11、散热器;12、暖风机;13、热风软管出口;14、热水管接管;15、消声器;16、消声器水套外壁;17、联接软管接管;18、联接软管接管;19、排气管水套外壁;20、高温热水出口接管;21、排气管;22、进风口;23、软垫;24、水箱;25、风机外壳;26、电机;27、前出风口;28、左出风口;29、风毂轮廓线;30、右出风口;31、叶轮;32、回水管;33、进水管;34、水箱左端;35、水管;36、散热片;37、通风窗孔;38、水箱右端;39、隔板;40、水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杰,未经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