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枪式皮肤缝合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0720.8 | 申请日: | 198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征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枪 皮肤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合皮肤创口的医疗仪械。
目前外科手术中缝合皮肤的方法有手工缝线缝合法,机械式钩钉缝合法等。这些方法虽然有某些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手工缝法速度慢,伤口愈合美观度差;目前所用的订书机式皮肤缝合器和中国专利局公告的87201330号专利申请,其结构同订书机的结构极相似,内装有缝钉。这种缝合器,一种是可更换缝钉式的,另一种是一次性用完的。但是这种缝合器都是用手将缝钉按入皮肤内。对比较软的皮肤处容易出现将缝钉按不进去或一边按进去,一边按不进去的情况,尤其是对指甲、趾甲的裂伤不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缝针迅速打入皮肤、又能减轻病人疼痛的皮肤缝合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即缝针输送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缝针(13)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缝合器的零件由不锈钢或铜或铝制造。由手枪式外壳(1),以及外壳(1)内装有的拐柄(2)、撞针(3)、弹簧(4)板机(5)构成动力元件,本动力元件的结构采用了现有的手枪或玩具手枪的基本结构。其不同之处是在枪管(6)的前端固定有一个缝针输送器,即缝针输送器的外壳(8)与枪管(6)固定连结。外壳(8)的内滑槽的中心部位固定有一个导杆(11)导杆(1)穿过滑块(12)的中心孔滑块(12)与导杆(11)滑动接触。滑块(1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壳体(8)的两个内侧面滑动接触,滑块(12)与壳体(8)端面之间有一个弹簧(10),弹簧(10)套装在导杆(11)上。弹簧(10)在弹力的作用下推滑块(12)沿导杆(11)滑动,滑块(12)推缝针至冲头(7)处,这样就构成了缝针输送器,另外在手枪式外壳(1)内固定一个挡块(3),以防冲头(7)冲出。冲头(7)同撞针(5)的连接为固定连接。使用时先将其消毒,消毒后将缝钉放入缝针输送器内,放缝针(13)时,推滑板(12),使其压缩弹簧(11),将缝针(13)放入壳体(8)的滑槽中,放进缝钉(13)的个数根据需要而定,放完缝钉(13)后放开滑板(12),使其在弹簧(11)的作用下将缝针(13)推入发射口,然后一手握住手枪的把手,另一只手将皮肤裂口对合。将握枪的另一只手使缝针的两针尖对准裂口的两侧。握枪手的食指构动板机(9),板机(9)推动拐柄(2)旋转,拐柄(2)就带动撞针(5)后移,当冲头(7)随撞针(5)后移退出缝针的位置后,滑块(12)在弹簧(11)的作用下将缝针(13)推到冲头(7)的退出位置。当板机(9)带动拐柄(2)转动一定角度后,板机(9)同拐柄(2)脱离,拐柄(2)在弹簧(4)的作用下,带动撞针(5)迅速返回。冲头(7)将缝针(13)打入皮肤内。为了防止冲头(7)冲入皮肤,挡板(3)将拐柄(2)挡住。板机(9)在弹簧(14)的作用下返回原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第二针、第三针缝合等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动力将缝针打入皮肤,缝合速度快,缝合时病人疼痛感觉轻。对小伤口不需要做局部麻醉。经临床应用,创口愈合后美观,操作方法简便,外科医生均可容易地掌握其操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征,未经王连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加速器法离子镀膜装置
- 下一篇:增产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