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坩埚无效
申请号: | 88210840.9 | 申请日: | 198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茂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茂坤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宋文学,郭俊玲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坩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金属、非金属等物料的熔化工具。
目前市场上销售或使用的坩埚,多为圆柱形或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由于火焰只能接触到坩埚的底部及四周,所以熔化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受热面积大,熔化效率高的坩埚。
这类高效坩埚设计如图3、图4所示:熔料腔(1)内有一个或多个烧芯(2),且烧芯(2)内设有可添加燃料的通火孔(3),烧芯(2)通过底部(4)与外壁(5)为一整体结构。
为在熔化过程中搅拌物料方便,烧芯和通火孔的横截面设计成圆形或扁圆形。
为便于造型和吸热效率更高,烧芯和通火孔设计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或扁圆台形。整个坩埚可通过模压或手工成型。
由于烧芯的通火孔中间能通过火焰,并可在通火孔中添加燃料,所以坩埚内物料受热面积大,熔化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坩埚可由耐火粘土、石墨、叶腊石、石英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烧芯(2)和通火孔(3)的横截面为扁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烧芯(2)和通火孔(3)的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如图3所示:烧芯和通火孔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如图4所示:熔料腔内的烧芯为两个,且截面为扁圆形。被熔物料沿烧芯四周堆放,烧芯的通火孔内可放入燃料,则火焰可同时从坩埚的底部、四周及烧芯的通火孔内部通过,因此提高了熔化效率。虽然相同号数的坩埚外形体积由于增加了烧芯和通火孔而增大,但由于熔化效率提高、节省能源,所以整体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因此,这种高效坩埚为金属、非金属等物料的熔化工具是不可缺少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茂坤,未经宋茂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交叉感染可控采血器
- 下一篇:脊椎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