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轻便电裁剪无效
申请号: | 88210851 | 申请日: | 198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8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主分类号: | B26B15/00 | 分类号: | B2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裁剪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服装布料、人造革制品用料、皮革制品用料的裁剪以及各种金属铁皮的剪切。
服装布料的裁剪和人造革制品、皮革制品的下料,有很多场合下仍采用手动剪刀,绝大多数的服装加工个体专业户更是如此,用手动剪刀下料,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操作时间不能持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轻便电裁剪来代替手动剪刀进行上述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电磁铁、头端伸出外壳尾端与电磁铁衔铁固定连接的动刀片、由转轴与动刀片连接并安装在外壳前端下部的定刀片、分别压靠在动刀片中部上下两面的上简谐弹簧和下简谐弹簧。上简谐弹簧装在带有螺柱的上螺母内,下简谐弹簧装在带有螺柱的下螺母内,上螺母镶嵌在外壳上部,下螺母镶嵌在外壳下部。
本实用新型以简谐弹簧的受迫振动为动力,与手动剪刀相比,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延长了作业时间,而且提高工作效率4-7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支点、施力点、受力点之间的间距。
附图 中:(1)转轴、(2)夹紧弹簧、(3)定刀片固定螺钉、(4)定刀片、(5)动刀片、(6)下螺母、(7)下简谐弹簧、(8)上螺母、(9)上简谐弹簧、(10)螺柱、(11)外壳、(12)电磁铁固定螺钉、(13)电磁铁铁芯、(14)电磁铁线圈、(15)电源开关、(16)电源插头、(17)电源开关固定螺钉、(18)电磁铁衔铁、(19)动刀片与衔铁固定螺钉、(20)螺柱、(21)电磁铁:由(13)、(14)、(18)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动刀片(5)和电磁铁衔铁(18)组成杠杆,转轴(1)是杠杆的支点,电磁铁衔铁(18)、上简谐弹簧(9)、下简谐弹簧(7)为杠杆的施力点,被剪物料处为杠杆的受力点。当电磁线圈(14)通电后,电磁铁铁芯(13)被磁化,电磁铁衔铁(18)被吸向电磁铁铁芯(13),依据理论力学受迫振动原理,由电磁铁衔铁(18)、动刀片(5)组成的杠杆和上简谐弹簧(9)、下简弹簧(7)构成的简谐振动体系产生受迫振动。动刀片(5)沿转轴(1)在一定角度内往复摆动,使动刀片(5)与定刀片(4)形成剪切动作,实现对物料的剪切。为了使动刀片(5)与定刀片(4)之间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角度,可通过旋转螺柱(10)和(20)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及结构选择:依据所剪切物料的最大切断力来确定上简谐弹簧(9)、下简谐弹簧(7)、夹紧弹簧(2)的规格型号和电磁铁(21)的功率以及杠杆的支点到施力点、受力点的距离。
本实施例给出的是用于剪切服装布料的电裁剪,这种电裁剪的参数是:作为杠杆支点的转轴(1)到施力点电磁铁衔铁(18)中心的距离为60厘米,到施力点上简谐弹簧(9)和下简谐弹簧(7)的距离为25厘米,到受力点剪切物料处的距离为40厘米;电磁铁(21)选用功率为12瓦;夹紧弹簧(2)、上简谐弹簧(9)、下简谐弹簧(7)、选用力常数为每毫米6牛顿的压缩弹簧;定刀片(4)和动刀片(5)选用耐磨高强度的工具钢T7或T7A制作;外壳(11)用ABS塑料注塑成型。这种电裁剪可以裁剪普通布料一层至二层,裁剪速度达每秒2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