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型煤横加上燃室的返烧炉无效
申请号: | 88210870 | 申请日: | 198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8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勤明;徐其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其韵;高勤明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F24B9/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海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横加 上燃室 返烧炉 | ||
一种具有型煤横加上燃室的返烧炉。属于固体燃料燃烧设备技术领域。
在已有技术中,由于没有合理的上燃室,故一般茶炉、锅炉等,只能烧散煤而不能烧型煤。所有烧有烟散煤的燃烧炉,即使是双层炉排返烧炉,也因燃烧程序不完全符合煤炭燃烧的固有程序,燃烧不充分,尤其在低负荷时容易大量冒黑烟,既污染环境,又浪费燃料。如全改烧无烟煤,一是无烟煤供应困难;二是火焰不大,且炉排缝隙中容易散落没有燃烧的煤,浪费更大。为了净化空气,减轻大气污染,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而又能节省燃料,必须解决即使在双层炉排返烧炉中有烟散煤因燃烧不充分而会冒黑烟的问题;同时还应解决城市可燃垃圾的处理以及广大缺煤农村烧植物秸、秆、皮、核、根的炉也大量冒黑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并适应城乡都要推广烧型煤的形势需要而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的公知技术的,由燃烧室、上中下三个炉门、烟道、热水出水嘴、水管、水位计、水斗、排水嘴、炉底座、清垢口、清灰口、出气口及炉体等构成的双层炉排返烧炉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而成的。其结构特征主要在于:该炉设上中下三个炉门,上、下两个燃室。最突出的特征是上燃室为型煤(有烟或无烟煤,方形或圆形型煤皆可)横加、返烧,以达充分燃烧消烟之目的。该上燃室为设在上述中炉门上方的、用铁板制成的、其外面为上炉门里面是敞开的、其内至少可同时放置2~3层,每层3~4×4~5块蜂眼相对的型煤的、里边为高温区,外边为低温区的、约占整个炉膛 1/2 强的、方形或两头带圆弧之长方形的燃烧箱体;下燃室为位于上述下炉门上方的、由若干圆铁棍形炉条形成的炉排以上的、四周用耐火材料砌成的、在炉门及其对面炉壁处,带圆弧的长方形炉膛,其内燃烧由上述的上燃室平推下来并被捣破的未燃烧透的型煤。在上述的上燃室箱体与其对面炉壁之间有不足整个炉膛 1/2 的空间,为上、下相通的下返室,即上、下火焰汇合空间。在上述上燃室箱体下沿对应位置处在炉壁上安装四根平行辐射状水管。在上述上炉门的右上方设一个圆筒形的且由外向里倾斜的拨火门,以便当烧挥发份较高的型煤,由上燃室往下燃室平推未烧透的型煤摊不动时,从此门内伸进捣火棍把卡住的煤捣下去。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箱体式的上燃室,横加、平推型煤,燃烧时,火由里向外引燃,又是返烧,这就形成了一个高温在里,低温在外的理想的高温燃烧区,在炉门口摆好的一排型煤刚被横着平推进燃烧箱体内时,先予热、干燥、挥发,然后再燃烧。这样的燃烧程序完全符合煤炭固有的燃烧程序,从而实现了煤炭的理想燃烧。因为每当靠炉门的一排型煤引燃时,靠里面的一排已基本上燃透了,这时从炉门口再加进一排,而把最里面的一排平推到下燃室去,这样所有的可烧气体都必须经过高温区,所以燃烧充分,不冒黑烟,从而达到了消烟除尘、不污染环境的理想效果。由于设有下炉排,在上燃室里经高温区仍然燃不透的型煤,经上、下相通的下返室被平推下去以后,用捣火棍捣破均布在炉排上,仍可继续燃烧。这样上、下燃烧室的火焰在宽敞的燃烧空间相汇合,不仅延长了火焰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能互相加温助燃,而且提高了下燃室的温度,再加上炉壁加有保温层,能保持高温,从而使从上燃室平推下来的煤完全烧尽。已全部化作灰烬的炉灰,由炉排下被清理出去,既省力,又简便。稳定燃烧时热效率可达70.2%,总受热面为4.12m3的茶炉,每小时可烧开180公斤水。
又由于上、下炉门上设有调风旋扭,出烟口处设有风闸板,这样既可以按负荷大小调整进风量,从而控制燃烧速度,节约燃料;又可保证一次封火达15小时以上,从而减少了生火的麻烦。同时由于烧型煤,它本身的蜂洞是良好的风道,所以小型茶炉不用另立烟囱。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有点燃方便,直接在上燃室用一公斤木柴即可点燃,且只出少量黄烟,而不冒黑烟;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既可用作茶水炉、热水锅炉、小型低压锅炉、又可稍加改动用作城市垃圾燃烧炉和农村植物秸秆、皮、核、根燃烧炉。
附图一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从炉门看去的正视图及俯视图;附图二为从炉门看去的侧视图及AA断面的俯视图。图中〔1〕为上燃烧室,〔2〕为中炉门,〔3〕为底座炉门(即下炉门),〔4〕为烟道,〔5〕为热水出水嘴,〔6〕为水管,〔7〕为水位计,〔8〕为水斗,〔9〕为拨火门,〔10〕为排水嘴,〔11〕为炉底座,〔12〕为清垢口,〔13〕为清灰口,〔14〕为出气口,〔15〕为炉体,〔16〕为下燃烧室,〔17〕为炉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其韵;高勤明,未经徐其韵;高勤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柱塞泵滚动摩擦变量机构
- 下一篇:宽频介质电视接收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