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充电装置的手电筒端盖无效
申请号: | 88212224 | 申请日: | 198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22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明山 |
主分类号: | B60C25/16 | 分类号: | B60C25/1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手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手电筒,进一步是指手电筒端盖。
现有的手电筒大都采用干电池,其电池寿命极有限。也有带充电装置的手电筒,可以对其中的干电池充电,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重量增加,难以被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充电装置的手电筒端盖,通过该端盖可以对手电筒中的干电池充电,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手电筒端盖中设置充电插座和充电电路来实现其设计目的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与图2分别指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结构和电路。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有外壳(1),它象普通手电筒端盖一样,与手电筒体(9)呈螺纹连接。所述外壳(1)中有支承板(6)和电路板(7),它们通过螺栓(4)固定在外壳(1)中,该外壳(1)底部装有一个带动断开关(51)的插座(5)。电路板(7)的外侧装有一个用以压紧电筒体(9)中的电池(10)之弹簧(8),其内侧和支承板(6)上装有整流电路元件,整流电路元件包括初级线圈的两引出端与插座(5)的两电极相连且其中的一个引出端串有电阻(31)与电容(3)而次级线圈的一个引出端接有整流二极管(11)的变压器(2)、接在整流二极管(11)输出端的滤波电容器(12)和电阻(13),一只稳压二极管(14)与插座(5)带有的动断开关(51)的两触头并联后与电阻(13)的输出端相接而构成整流输出端,所述整流输出端分别与外壳(1)和弹簧(8)相连。
由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市电经插座(5)的电极进入电阻(31)和电容(3)产生压降,其输出通过变压器(2)耦合到其次级输出,变压器(2)起到将市电电源与后续整流电路隔离的作用,以保证安全。变压器(2)的次级输出经二极管(11)整流后变为直流,经电容器(12)和电阻(13)进一步滤去交流成份后作为整流输出。稳压二极管(14)起到稳定输出的作用,当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它将导通,使电压保持恒定。与稳压二极管并联的动断开关(51)在插座(5)与市电接通时呈断开状态,使干电池(10)充电。当市电切断时,开关(51)自动闭合,干电池(10)与灯泡构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中,带动断开关(51)的插座(5)可采用现行收录机通用的电源插座,电阻(31)与(13)均可采用5.1Ω/0.5W碳膜电阻;变压器(2)为0.3W、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3:1;整流二极管(11)为2CP,稳压二极管为2CW。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充电装置的手电筒端盖,能可靠地对手电筒中的干电池充电,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普通手电筒配上所述端盖即成可充电手电筒。
附图说明:图1与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电路图,其中:
1——外壳 2——变压器
3——电容器 4——螺栓
5——插座(动断开关(51)) 6——支承板
7——电路板 8——弹簧
9——手电筒体 10——干电池
11——整流二极管 12——电容
31、13——电阻 14——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明山,未经袁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钻进钻头
- 下一篇:多功能日光灯电子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