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12304.1 | 申请日: | 198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6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昌仁;胡瀚;李增广;江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昌仁;胡瀚;李增广;江立青 |
主分类号: | B62M11/02 | 分类号: | B62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现有自行车用驱动装置,都是由脚蹬、中轴部件、链轮、链条、飞轮和后轴部件等组成,这种传动方式的不足有:第一,链条传动效率低,骑行费力。第二,链条易磨损:当链条负重250公斤时,8小时拉长0.19毫米,当链条负重750公斤时,18小时拉长1毫米,而当链条磨损拉长达到1毫米时,就不能继续使用,且链条所需材质要求较高,一般用19Mn材料,而这种材料主要靠进口。第三,维护保养不方便,链条、链轮清洗麻烦,链条拉长后易脱落,链壳易变形,影响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锥齿轮驱动装置,来取代老式的链轮、链条、飞轮等所构成的驱动装置,它具有骑行省力,重量轻,耐磨损,寿命长,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保养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自行车前进方向的中轴右侧,安装一个主动伞齿轮,骑车人蹬转中轴时,通过该主动伞齿轮,带动安装于自行车右平叉管内并与右平叉管平行的传动轴前端的从动伞齿轮,进而带动该轴后端的后主动伞齿轮,再带动安装在后轴右侧的后从动伞齿轮,然后通过安装在后从动伞齿轮左端的棘爪,带动装在棘爪外面的棘轮,最后带动用螺钉与棘轮连在一起的后右花盘,驱动自行车前进。整个装置都封闭在中接头、右平叉管和后接头里面,安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上装配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中接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中接头示意图。
以下综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脚蹬,中轴部件〔2〕,中接头〔1〕,中轴承接头〔5〕,主动伞齿轮〔3〕,从动伞齿轮〔4〕,传动轴〔6〕,右平叉管〔15〕,后轴〔24〕,后主动伞齿轮〔8〕,后从动伞齿轮〔11〕,棘轮〔13〕,后接头〔9〕,后轴承接头〔7〕,后右花盘〔12〕,左花盘〔14〕,左平叉管〔16〕等组成。参见图2,中接头〔1〕固定在自行车下管和立管下端,中接头右端呈喇叭状齿轮箱,其右后端具有内螺纹孔,左后端为半圆形缺口。中轴通过中轴挡〔18、19〕,垫圈、锁母、钢球和中轴碗安装在车架的中接头内,中轴的左右位置可通过两个中轴挡来调整,以便使主动伞齿轮〔3〕与从动伞齿轮〔4〕相互啮合。主动伞齿轮〔3〕(模数m=2.5,齿数Z=28,节径d=70)安装于自行车前进方向的中轴右端,用键和卡环装在中轴键槽和卡环槽内加以固定,置于中接头喇叭状齿轮箱内。从动伞齿轮〔4〕(m=2.5,Z=13,d=32.5)安装在中接头右后端的有螺纹的孔内,与主动伞齿轮相啮合,两者转速比为1:2.15,用中接头端盖〔20〕固定在中接头右端部。从动伞齿轮具有外台阶,其外台阶上装有滚动轴承。中轴承接头〔5〕为有外螺纹的圆形套筒,其一端中间有轴承孔,从动伞齿轮外台阶上的滚动轴承与该轴承孔相配合,另一端有与右平叉管〔15〕连接的内螺纹孔,中轴承接头〔5〕通过其外螺纹连接在中接头〔1〕右后端内螺纹上。后轴〔24〕安装在自行车的后轴管内,后轴管与左花盘、右花盘固定为一整体。其左花盘、左后轴挡、钢球、螺母、垫圈为通用件,右花盘〔12〕上用螺钉固定有棘轮〔13〕。后从动伞齿轮〔11〕空套在后轴(m=2.5,Z=17,d=42.5)右端,后从动伞齿轮左端装有棘爪,与置于在右花盘上的棘轮〔13〕相配合,且后从动伞齿轮与棘轮之间装有钢球。后从动伞齿轮右端通过钢球与装在后轴右端的后轴挡〔10〕相接触。后主动伞齿轮〔8〕(m=2.5,Z=18,d=45)装在后轴承接头〔7〕内,与后从动伞齿轮〔11〕相啮合,后主动伞齿轮和后从动伞齿轮的啮合位置可通过后轴承接头〔7〕和后轴挡〔10〕上的垫片来调整,它们两者的转速比为1:1.06,后主动伞齿轮〔8〕具有外台阶,其外台阶上装有滚动轴承。后轴承接头〔7〕为有外螺纹的圆形套筒,其一端中间有轴承孔,后主动伞齿轮〔8〕外台阶上的滚动轴承与该轴承孔相配合,另一端有与右平叉管〔15〕相连接的内螺纹孔。后接头〔9〕为弯形两通管状件,固定在后轴〔24〕的右端,与后轴承接头〔7〕相连接,传动轴〔6〕两端分别固定在从动伞齿轮〔4〕和后主动伞齿轮〔8〕上。右平叉管〔15〕两端分别与中轴承接头〔5〕和后轴承接头〔7〕相连接。左平叉管〔16〕一端用螺钉〔17〕与中接头〔1〕左后端半圆形缺口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后轴左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昌仁;胡瀚;李增广;江立青,未经陶昌仁;胡瀚;李增广;江立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消除震动和噪声的新型钢轨
- 下一篇:皮肤软组织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