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容量蓄电池快速充电机无效
申请号: | 88212345 | 申请日: | 198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23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俊德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蓄电池 快速 充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蓄电池快速充电机。
现有的快速充电机,均采用0.5~0.8C大电流宽脉冲充电与负脉冲放电去极化,其控制回路多为晶体管,并采用机械式时间继电器人工转换控制时间,放电回路使用斩波或大晶体管,存在结构复杂、故障多及工作不稳定和损耗大的不足之处,且充放电的时间和频率不能随着蓄电池内部化学变化而自动改变其参数。因此,难以提高充电质量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快速充电机,使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特点,并能使用380伏与660伏电源电压,有良好的去极化效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它包括箱体(11)和控制板(21)。图2是电路原理框图。由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主回路由整流变压器ZB(1)、三相半控桥式充电回路与可控硅放电回路(2)、蓄电池组(3)构成,控制回路包括三相控制稳压变压器KB(4)、充放电逻辑控制与移相触发电路(5)、时间控制和频率产生电路并电压表和检测停机报警电路(6)、控制电源三相全桥整流和触发脉冲功率放大电路(7)、稳压+12伏与-6伏并不稳压+20伏电源(8)、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9),其连接关系为,主回路的整流变压器(1)将三相交流变压后输入充放电回路(2),在可控硅的控制下向蓄电池组(3)充放电;三相交流同步电流经控制变压器KB(4)后一组经电路(7)整流供给电路(8)而由其输出+12伏与-6伏的稳压电源做为电路(5)(6)的电源而+20伏不稳压作为功率放大级电源,另一组3伏交流信号经电路(5)作为同步控制信号,再通过电路(7)进行功率放大后送至电路(2)触发可控硅,蓄电池组(3)端电压通过电路(6)实现电压检测与报警停机,电路(6)(7)(8)通过(9)发光显示,由电路(6)产生的时间频率信号控制电路(5)的逻辑功能。
图3指出了由图2所示的充放电主回路的实际线路。由图3可知,整流变压器ZB(1)的初级绕组有一组输入接头而次级绕组有两组输出接头,即输入为380伏时的输出接头A1B1C1和输入为660伏时的输出接头A2B2C2。这样,就实现了用户可用380伏或660伏两种输入电压而不会在有移相和放电环节的电路中产生不利的相位变化。为此,须将该变压器的一次侧匝数按660伏设计而其电流密度按380伏时的电流设计,并将其二次侧匝数增加并抽头。控制变压器KB也按相同方法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过程做出进一步说明。
由图3可知,主回路整流变压器ZB相接于半控桥式整流电路(PK1~PK5、D01~D03),输出连续脉冲150安。其中三相半控桥式整流回路包括由可控硅PK1~PK3同整流二极管D01~D03组成的充电电路部份,而其放电回路包括并接于PK2的PK4与并接于D03的PK5组成放电电路部份。可控硅在时间电路的控制下以确定的频率与电流电压分四阶段执行快充递降自动循环工作。其工作过程为:按下QA1(参见图1与图5),蓄电池加入0.5C电流经半小时后电流逐渐下降至确定值时,自动进入第二阶段的频率工作,同时电流也相应上升至略小于0.5C;当进入到第四阶段后,装置就始终停在该频率下循环直至蓄电池充电完毕后自动停机显示。
放电可控硅PK4、PK5是在充电时间结束后为消除蓄电池产生的极化电位而设置的工作元件,并采用电流经主回路逆变的方式。该方式的措施有二,一是分别与PK4、PK5串接的放电电阻RX1与RX1取值很小而消耗能量不大,二是可控硅靠过零点关闭,具有线路简单可靠的特点,对降低蓄电池温升、提高充电效率,是极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俊德,未经罗俊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铁快速清洗装置
- 下一篇:机床自定位快速调偏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