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眩眼镜无效
申请号: | 88212930.9 | 申请日: | 198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文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 ||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是交通运输领域的车(船)灯光防眩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车(船)前照灯眩光刺眼,影响会车(船),防碍骑自行车者和行人行路的问题,以提高会车(船)效率、方便行人和保证交通安全。
以往尚无利用眼镜防止夜间车(船)强灯光眩目的技术,只有利用深色或变色眼镜减弱太阳光或电焊弧光的作法,但是那种眼镜为整块镜片,会全面减弱视域光线,如果用于对付车(船)强灯光,当镜片暗到使强灯光不眩目时,道路和景物的反射光已难以引起视觉,让人难以行进。即便是采用部份变色镜片,也因不变色部份的镜片会产生散射浑光而影响视觉。针对这一缺陷,现提出改进整块镜片为半块镜片使之只遮挡强灯光而不遮挡道路和景物;作成了既防眩又能看清道路景物的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具有特别结构的眼镜,其特征在于眼镜框中只有半块镜片,即设在镜框上方的深色可透防眩片,左右镜片相应同步(图1、图2)。该防眩片由上防眩片(1)和侧防眩片(2)联合组成,其防眩边缘离瞳孔视平线(3)距离较近,仅几个毫米(例如3-6毫米),上防眩片(1)在视平线上方,其下缘水平。侧防眩片(2)或在左侧,防眩边缘向左斜(适应顺时针行驶规则),侧斜角度20-35°。防眩边缘离视平线的距离的大小与镜面至瞳孔的距离成正比,侧防眩片防眩边缘侧斜的角度大小与镜面至瞳孔的距离成反比,需分别情况作适当调整。防眩片为深色(如深茶色或灰黑色等)可透镜片或贴膜,其深浅程度以既能遮档车(船)灯强光使之不眩目,又能窥视灯光的存在为准。该防眩眼镜的框架可以是各种外观,例如普通双臂式镜架(图1)或帽圈式镜架等。颜色以深色为好,框架大小可据各瞳孔距离的不同(52-77毫米)制作多种规格。
使用该防眩镜平视前方,通过无片镜框孔可保持正常视觉。当前方远处有车(船)强灯光射来时,头部微前倾,上防眩片即档住刺眼眩光,同时还通过防眩片可透视前方车(船)灯的动向,而防眩片下缘之下空间则可清楚地看清前方来灯与自己之间的路况,当双方靠近时,各自向侧靠或各行其道。此时头可微向侧转,改用侧防眩片遮档对方强光,并判断其动向,通过镜框中部空间观察路况,直至会车(船)完毕,于是对方车(船)灯影沿侧防眩片自上而下消失。头部的前倾和侧转角度不大,仅腑倾几度即可遮挡30米以外的对方眩光,侧转几度即可遮挡30米以内的对方眩光。
腑倾角度(θ)与防眩点距离(L)的关系式为
θ=90°+attg (H1)/(L1) -attg (L)/(H2-H3)
其中H1为瞳孔视平线至防眩片下缘的高度,L1为瞳孔至防眩片的平距,H2为瞳孔离地高度,H3为对方灯离地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十分简单,而实用效果极好,至今无人提出过。虽然此前已有不少车灯防眩装置,无论是屏敝式近光防眩或偏振消光装置,均有不少弊端。偏光眼镜配合偏光前照灯的防眩作用,由于偏振片会大幅度减弱光照强度,以及该装置为相互依赖被动型装置等原因,推广十分困难。而本实用新型为主动型,车、船、行人均可自由使用,自得好处,无论近光远光均可防眩和看路。对于提高会车(船)效率,方便行人和保证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普通双臂式防眩眼镜;图2.帽圈式防眩眼镜。
1-上防眩片;2-侧防眩片;3-镜框中心,为瞳孔视平线通过点;4-镜框中心距,等于瞳孔距;5-镜框架;6-镜臂;7-帽圈,或为遮阳帽圈,后部为弹性或其他可调式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
由现成眼镜厂或塑料厂根据现行工艺制造眼镜框架,防眩片可用色度合适的有机玻璃成形后嵌入,也可以直接作为同色有机镜框架的一部份,但要求较薄、平整、能透视,也可以用色度适合的薄膜或薄片粘贴在框架薄板上。关键是保持两防眩片的下边缘和侧缘离瞳孔视平线距离和方向的相应同步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文,未经李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安瓿自动灌封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钢模板调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