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流保护无弧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3095.1 | 申请日: | 198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7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耕;尹金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耕;尹金若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接触器,特别是一种过流保护无弧接触器。
现有的接触器,不论是运行时线圈需要通电的接触器,还是运行时线圈不需要通电的接触器,它们在接通和断开时其动、静触头之间都要产生电弧。这就使得触头产生电火花烧损,为此不得不使用银等贵重金属材料来做触头材料,还得使用灭弧罩等来帮助灭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使用银等贵重金属做触头材料,也不使用灭弧罩的新型接触器。这种过流保护无弧接触器主要由静铁芯1、动铁芯2、线圈3、静触头4、动触头5、可控硅及控制电路6、过流保护线圈7、控制和断电释放电路板8、上罩9、外壳10、底板11、等组成。触头系统为具有双断点的触头系统,将其两边的两个静触头4设计成一边高、一边低的形式,这样当接触器吸合时,动触头5下降的过程中,首先与静触头4高的一边接通,然后与静触头4低的一边接通。而在接触器释放时,动触头5先与静触头4低的一边断开,然后才与静触头4高的一边断开,而在动触头5与较低静触头4之间并联上双向可控硅及其控制电路6。双向可控硅的阳极(第一极)接动触头5中间,阴极(第二极)接静触头4较低一边,控制极通过控制电路与阳极(第一极)相连,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维持在两方动、静触头的接通和断开时间之中,起到在双向可控硅电路中接通和断开负载电流的作用,以保证触头接通和断开时无电弧产生,过流保护线圈的过流感应电压触发导通控制和断电释放电路板8,从而使接触器线圈3通电释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系统电路原理图。图中仅画出一组触头系统。接触器吸合时,其动触头5和静触头4的较高一边首先接通,这样通过接在动触头5中间的连线接通可控硅SCR的控制电路6,可控硅SCR导通,随着接触器的进一步吸合,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低的一边最后接通,这样就完成了整个通电动作过程。
当接触器释放时,其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低一边首先断开,由此通过控制电路使可控硅SCR导通并截止,然后随着接触器的进一步释放,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高的一边也断开,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断电动作过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控硅SCR的控制电路6的原理图。A、B两接点分别为图1中的a、b两点,分别接图1可控硅SCR的阳极和控制极。电路6由二极管D1、D2,电容器C1、C2和电阻R1、R2、R3等组成。当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高一边接通时,电源通过二极管D1、电容器C1和电阻R3组成的回路或二极管D2、电容器C2和电阻R3组成的回路接通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而使其导通。反之,当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低一边断开时,电源也会通过二极管D1、电容器C1和电阻R3组成的回路或二极管D2、电容器C2和电阻R3组成的回路接通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而使其导通,同时对电容器C1、C2充电,而使可控硅SCR截止。适当选择电容器C1、C2的容量和电阻R1、R2、R3的大小就可使触器触头之间无电弧产生。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动式结构示意图。接触器上部没有灭弧罩,其上罩9可采用与接触器外壳相同的材料(如胶木等)制造。在触头系统的动触关5与静触头4较高的一边设置过流保护线圈7。过流保护线圈7每个都由初、次级两个线圈构成,初级圈数少,线径粗可通过大电流,次级圈数多线径细可产生较高电压。初级线圈接在电源回路之中,而次级则连到控制和断电释放电路板8。当接触器吸合过程或吸合后如果发生负载短路等情况,会使流过过流保护线圈7的初级线圈的电流大大增加,次级线圈感应电压使接触器控制和断电释放电路板8动作导通,接触器就会立即释放,断开电源,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接触器的静铁芯1和动铁芯2不用硅钢片制造。静铁芯1用经高温淬火的普通钢铁制成,而动铁芯2不用高温淬火就行。其控制和断电释放电路板8装在接触器下部的外壳10内。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来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过流保护无弧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当接触器未吸合时,其动触头5和静触头4不接通,电源和用电负载之间处于机械断开而无任何电气连接状态。当接触器吸合时,其动触头5下降,首先与静触头4较高的一边接通,这时因为动触头5与静触头4较低的一边未接通,所以电路中没有电流,因此动触头5与静触头4较高的一边接通,电源就会通过它和可控硅SCR的控制电路而使可控硅SCR导通,负载就可得电运行,随着动触头5的进一步下降,动触头5与静触头4较低的一边接通,但由于这时可控硅已导通,所以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低一边接通时也无电弧产生。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在动触头5和静触头4较低一边接通后即失去控制电压,可控硅SCR就会截止,电源就会通过静触头4和动触头5流向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耕;尹金若,未经张新耕;尹金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