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爆破装药管无效
申请号: | 88213109.5 | 申请日: | 198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1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 |
代理公司: | 水利电力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伟业,蒋涛 |
地址: |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爆破 装药管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控制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装药的塑料爆破装药管。
由于控制爆破在工程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优点,在冶金、煤炭、水电、铁路隧道和国防等工程系统中已广泛采用。在推广使用这种爆破技术时,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形成较为平滑的施工轮廓线,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减少工程超挖量和提高施工安全度,国外研制过管状专用炸药,但目前更多的是采用不偶合装药,将筒状(纸基)炸药间隔绑在传爆线上,当孔深较深时,再加绑在竹子或竹片上,然后放入爆破孔内,以防装药结构弯曲或重叠。这种装药结构方式往往使药量偏大,装药不均匀,要求炸药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使爆破质量难以控制,同时增加爆破成本,加大现场工人装药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爆破装药材料的更换,即用塑料装药管替代常用的纸筒或塑料袋装药材料,改善装药结构,改间隔装药为连续装药,不用传爆线,由导火索直接引燃起爆。
这种装药管以普通塑料为原料,制作简单,装药方便。可根据不同炮孔孔径、孔深的要求,生产直径大小不等、长度不一的塑料管。塑料管两端有不同直径的公母螺纹,可以不用接头直接按孔深要求连接延长。在装药管公螺纹的一端有一蓄能穴,以增强装药管的传爆能力,这种蓄能穴结构也可设置在装药管的外壁上。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管道效应的存在,在爆破孔底部会出现炸药拒爆现象。在装药管母螺纹一端与管体连接处设计为斜坡连接,就可避免管道效应。当装药完成后,在装药管的最后一节装上起爆塞,然后起爆。这种起爆塞的一端为中空圆管,有公螺纹,以便与装药管的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为细长的圆锥体,中心有一小孔,导火索由此引出。
用塑料管装药作为爆破装药管直接连接延长的装药结构,彻底改变了间隔装药的不合理装药方式,增强了炸药的传爆能力,能更有效地保证控制爆破的质量,有利于这种爆破技术的推广应用。药管在现场以螺纹连接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人的操作劳动强度。同时,塑料装药管有较好的防潮能力,可减少炸药成分中的防潮材料,从而降低炸药成本。
图1是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塑料爆破装药管正视图。
图2是塑料爆破装药管的起爆塞剖视图。
在现场装药时,可根据炮孔直径和孔深选择不同的装药管(1、2、3、4),以装药管(1或3)一端的公螺纹(5或7)对准同直径的装药管(2或4)的一端的母螺纹(6或8)旋转连接上,不用接头,非常方便,不用导爆索,也不要绑扎竹子或竹片,直接放入爆破孔内。然后,将起爆塞(9)的公螺纹(10)一端与装药管一端的母螺纹(6或8)连接,导火索从起爆塞(9)的圆锥体(11)小孔(14)引出。由于在装药管上设计了蓄能穴(12),在管体与母螺纹(6或8)设计为斜坡(13)连接,因此增强了这种塑料爆破装药管装药结构的传爆性能,也防止了炸药的拒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科研所,未经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浇花的水壶套装塑料喷嘴
- 下一篇:切吸两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