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门接收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213323.3 申请日: 1988-09-17
公开(公告)号: CN2036915U 公开(公告)日: 1989-05-03
发明(设计)人: 杨奎芳;马廷钧;邹振民;秦炳寅;李德垂;刘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铁路局电务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1L1/18 分类号: B61L1/18
代理公司: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代理人: 王国朴
地址: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 接收器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电路上用来控制轨道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用的电子门接收器。

在铁路轨道电路的每一个区段都设有一个包括轨道变压器、限流设备和中继变压器在内的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由于我国铁路车站站内的道床严重污染,排水不良等原因,造成有相当多区段的轨道电路的道渣电阻水平低于0.4欧·公里,有的甚至低达0.15~0.2欧·公里。这远远超出了原JZXC-480型轨道电路的适应能力。当阴天下雨时,使轨道电路往往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遇雨即亮“红灯”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营。为此,曾有人对轨道电路用的原轨道变压器进行了改进。目前,轨道电路上使用的轨道变压器有中国专利: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的轨道变压器(专利申请号:87215594)。该轨道变压器采用ED型铁芯。初级线圈有三个抽头,次级两个线圈共七个端子,可配成45种电压。额定容量为450VA。该轨道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较高,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可供道渣电阻较大的轨道电路使用。尽管如此,使用范围仍有限。当轨道电路上的道渣电阻为0.35欧·公里时,它的最大技术长度只有850米,而当道渣电阻为0.2欧·公里时,其最大技术长度才600米。因此,对某些区段较长,道渣电阻很低的大站到发线区段,使用改进后的轨道变压器仍难以适应轨道电路的要求。此外,为了使用改进后的轨道变压器,除保留了原轨道继电器之外,几乎更换了全部室外设备(如轨道变压器、限流设备和中继变压器等)。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投资金额和工作量,而且增加了能耗。因此,在电源屏负荷能力不充裕的情况下,采用改进变压器来提高输出端电压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况且其技术长度仍与轨道电路实际需求相差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能力更强的电子门接收器。在轨道电路上安装该接收器后,道渣电阻低到0.2欧·公里时,其技术长度仍可达900米,道渣电阻为0.25欧·公里时,技术长度可达1100米,同时,不用更换任何设备。仅在原轨道继电器之前,加入电子门接收器即可。

电子门接收器原理:

现有的轨道电路接收器,是用轨道接收到的能源直接使继电器工作。本实用新型是将轨道传送来的信号作为一种信息,经电子门接收器筛选、控制后推动轨道继电器工作。当该信息在电子门接收器的筛选范围内时,即可实现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符合“故障安全”原则的门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的滤波电路及阻抗变换电路,并设置了信号的防雷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如下:

图1为电子门接收器原理图

图2为电子门接收器结构图

电子门接收器由阻抗变换、雷电防护、电压鉴别、功率放大及直流电源滤波等部分组成。

从轨道电路上的中继变压器接收到的轨道信号,经信号电缆加到变压器10的初级,作为电子门接收器的输入信号。这一交流正弦信号经变压器10耦合降压后,通过电阻11、12加在电压鉴别电路输入端。

电压鉴别部分由三极管8、9,电阻13、14、18、22、4、6、3组成。电压鉴别功能是由三极管8、9组成的射极耦合双稳态触发器来完成的。电压门限值由电阻13调整。输入信号小于门限值时,三极管9导通,三极管8截止;输入信号大于门限值时,电路发生翻转。三极管9截止,三极管8导通,并由三极管9的集电极输出。此时,正弦输入信号已被整形为矩形脉冲。三极管9的输出信号经稳压二极管15加在功率放大管17的基极上。

功率放大极由三极管17、电阻16、20组成。负压变压器1是功率放大极的负载。经三极管17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耦合到负载变压器1的次级,以推动轨道继电器24工作。

由电感23和电容21组成的滤波电路,用来消除24V直流电源中的交流成份。以保证电子门接收器工作电源的直流纯度。

为了增加雷电防护措施,由电阻11及对顶稳压二极管7、5组成雷电防护电路。它是在原轨道电路防雷设施的基础上,特意为电子门接收器本身增加的一级雷电防护措施。

本实用新型除负载变压器1外,全部电器元件都位于印刷电路板24上,印刷电路板24置于外壳25内。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10的线圈匝数的初次级比为3:1。电阻11、12的阻值分别为100~200Ω和5~10K。雷电防护电路的稳压二极管7、5的型号为2CW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局电务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未经郑州铁路局电务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