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单侧外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3837.5 | 申请日: | 198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江伦发;康国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上海市淮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单侧外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骨折用的骨折单侧外固定器。
人体四肢骨折可用石膏、夹板等固定,但由于是间接外力控制,对不稳定的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很难维持满意的位置,长期大面积固定还会带来邻近关节的关节功能损伤等问题。而外固定器利用穿骨钢针和体外刚性固定件直接固定骨折两端,可使整复后的骨折两端得到可靠的固定。尤其是单侧外固定器,可装在肢体外侧,钢针不必穿过内侧肌群,因此,不仅可使用于胫腓骨骨折,还可使用于股骨、上肢骨折等。此种单侧外固定器如实用新型GG85200828及GG86200021所示,穿骨钢针安装固定在块形或框架形的钢针固定件的导针孔内,钢针固定件再通过滑槽导杆、调节螺杆及连接件等部件,可作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框架形刚性固定件上。由于钢针固定件是通过另外的连接件安装在框架形刚性固定件上的,所以不仅结构较复杂,而且钢针固定件一般只能作直线往复运动,即使装上转动机构,例如GG85200828所示的转动机构,其可转动的方向也十分有限,又由于钢针固定件为块形或框架形,其导针孔的设置方向受到限制,较难按骨折部位设置成一定角度。而纠正骨折错位除了需要沿断骨轴向拉伸或压缩外,往往还需要通过旋转来整复扭转错位。同时,不同的骨折部位对钢针的粗细、排列方式等也有不同要求,例如一般的四肢长骨骨折,数根钢针可沿骨的轴向排列,但如果是股骨下端或肱骨外科颈、胫骨上端等处骨折,为避免超关节固定,穿入骨折近端的两根钢针就必须配置在基本与轴垂直的平面内,如果是粗隆下端或粗隆间骨折,分别固定骨折两端的两组钢针还应互成130°的角。因此,上述现有的骨折单侧 外固定器,除非再装上结构复杂的万向转动机构,否则就难以适应上述各种骨折的需要,应用范围有限,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又广、使用也方便的骨折单侧外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折单侧外固定器,两个钢针固定件呈大致圆柱形,它们通过各自内侧端所设的旋向相反的倒、顺螺纹连接在外形也大致为圆柱形的伸缩调节件的两端,并由紧固件使之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钢针固定在大致圆柱形的钢针固定件上,所以钢针通孔的位置、走向可按需而定,例如,两个钢针通孔可沿圆柱的轴向排列,也可排列在与轴成一定角度例如垂直于轴的平面内,两个钢针固定件上的两组钢针通孔可以平行排列,均与轴垂直,也可互成一定的角度。又由于两个钢针固定件分别通过旋向相反的倒、顺螺纹连接在伸缩调节件的两端,当使伸缩调节件向一个方向转动而两个钢针固定件不转动时,倒、顺螺纹便会使两个钢针固定件的距离伸长或缩短,从而可用来纠正骨折轴向错位,当仅转动一个钢针固定件时,固定在该钢针固定件上的钢针组相对另一钢针固定件上的钢针组也发生扭转,从而可纠正骨折的扭转错位。而且,伸缩调节件既起调节距离、纠正成角的作用,又起连接件作用,同时还与两个钢针固定件一起起刚性固定件的作用,不必另外再设框架形刚性固定件和连接件,所以结构简单、使用时也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总体构成图。
图2是沿图1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镶块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总体构成图。
图5是图4中箭头C所示C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第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3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效密封力车内胎气门嘴
- 下一篇:高楼擦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