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加热锅底式食品锅无效
申请号: | 88214040.X | 申请日: | 198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食品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加热 锅底 食品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接加热锅底的食品锅,用于食品的炸、烙炒、煮均可。
目前,国内使用的由天津淀海机床厂生产的食品锅采用管状远红外加热元件和锅底保持一定的距离,它是利用加热元件对锅 的幅射热以及空气的对流实现对锅底的间接加热;另外,由山东省周村西坞五金厂生产的食品锅,将管状远红外加热元件安装在锅体内部,以实现对食油和水的直接加热,该种产品由于加热元件和食油直接接触,常使食油焦化,因而油烟很厉害。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加热元件设置在锅底内部的食品锅,即在锅体底平面加工有和锅体底平面平行的园形通孔或半圆型的通槽,在槽内安装有管状远红外加热元件。该种结构,由于加热元件和锅体底部直接接触,所以锅体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而且受热均匀。
直接加热锅底式食品锅的结构,主要由锅体(1)和管状远红外加热管(2)组成,在锅体的底平面加工有和锅体底平面平行的圆形通孔(3)或半圆形的通槽(4),在圆形通孔和半圆形通槽内安装远红外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发热后实现对锅体的加热。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实质性的特点和积极效果。现有技术的食品锅,采用管状远红外加热元件和锅底保持一定距离 的结构,利用加热元件对锅体的幅射热以及空气的对流实现对锅体底部的加热。这种结构热效率低,浪费能源,增加了食品加工成本;现有技术的另外一种食品锅,将管状远红外加热管 装在锅体内部以实现对食油或水的直接加热。该种结构由于加热管和食油直接接触,常使食油焦化,因而油烟很厉害,对生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耗油量高,这种食品锅只能炸食 品,不能烙食品或炒食品,减少了锅的使用范围,而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两种类型食品锅的弊端使加热管直接穿入锅体底部的圆形通孔或半圆形的通槽,由于加热管和锅体直接接触,主要通过热传导实现对锅体的加热,从而提高了食品锅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炸、烙、炒、煮、蒸等各种形式的食品加工。
附图说明:
图1、锅体底面加工有半圆形通槽的食品锅的主视图。
图2、锅体底平面加工有半圆形通槽的食品锅的侧视图。
图3、锅体底 面加工有圆形通孔的食品锅的主视图。
图4、锅体底 面加工有园型通孔的食品锅的侧视图。
图中示出了两种直接加热锅底式食品锅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锅体的底平面上加工有若干个和锅体底平面平行的半圆形通槽。或如图3所示,在锅体的底 面内加工有若干个和锅体底平面平行的通孔。在半圆形的通槽和圆形的通孔内安装远红外加热管,实现对锅体的直接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食品机械厂,未经长春市食品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4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运行黑匣子
- 下一篇:可调零轻小型气动薄膜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