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片导流集热家用暖气炉无效
申请号: | 88214199.6 | 申请日: | 198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德成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廊坊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导流 家用 暖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暖气炉。
现有家用暖气炉集热器部份大致有以下几种:水管、水管加翼片、火管、热管、火口上方平板形或弓形集热器等。暖气炉售价普遍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既保持一定功能,又使成本大幅度降低的节煤暖气炉。螺旋片导流集热家用暖气炉(见图1)的结构是炉(1),这是售价低、普及量大的一种民用炉;在炉(1)上部盘腔内加装一活动的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作为主体集热器;在炉体(1)外加装一水套(3)作为集热器附件。
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见图2),其特征在于集热器底部具有螺旋形翼片(8)。螺旋形翼片(8)可以有多种变形。这里重点说明单螺旋单圈的螺旋片导流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根据炉(1)盘腔配套设计,直径250~600毫米。螺旋片(8)高20~100毫米(见图2)。将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平稳放入炉(1)盘腔,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的边和炉(1)盘腔上沿紧密结合,螺旋片(8)下部紧靠炉盘底(见图1)。螺旋片(8)的作用是既导流又集热。螺旋片(8)内圈紧扣火口,吸收炉(1)口火的辐射热;螺旋片(8)尾部对准烟道口右侧(见图2上),(如螺旋方向相反,则螺旋片(8)尾部对准炉(1)烟道口左侧)螺旋片(8)强迫高温气流在集热器(2)底部沿螺旋片(8)外侧旋转一周后进入烟道口,吸收对流热。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进出水口均设置在上部。旁边水口(6)为进水口,中心水口(7)为出水口。(见图1、图2)
炉(1)外水套(3)的直径和高均按炉体(1)配制。水套(3)可吸收炉体(1)表面热量,将暖气回水预热,同时有固定作用。取下炉盘,将水套(3)套在炉体(1)外,与炉体(1)紧密结合,便于利用旧炉改造。在水套(3)上下部各设一相应短管。下管(4)为进水口,上管(5)为出水口。(见图1、图3)
螺旋片导流集热暖气炉各部份连接方法:暖气系统的回水口与水套(3)进水口(4)相连;水套(3)出水口(5)与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进水口(6)相连;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出水口(7)与暖气系统上水口相连(见图1)。以上连接方法均采用橡胶管软连接。此种方法安装简便,便于填煤和做饭时将螺旋片导流集热器取下。
此种暖气水的循环路线是,暖气系统的回水进入水套(3)的进水口(4),在水套(3)中预热经过出水口(5)进入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的进水口(6),水在加温后经出水口(7)进入暖气系统上水口。集热器制作可用铁板焊接或铸造。
由此民用炉(1)(也可根据需要新制炉),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炉外水套(3)(如新制炉可将炉体水套成为一体)三部份组成的螺旋片导流集热暖气炉,可供40~150平方米居室取暖、烧水、做饭。燃料可根据需要选用大蜂窝煤、煤球、煤块等。此种暖气炉比普通民用炉烧小蜂窝煤节煤20~30%,而且可以提高室温。需要时可供淋浴热水。
与同型号其它暖气炉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螺旋片导流集热器(2),既有导流又有集热作用,既集辐射热又集对流热。本设计结构简单,省工省料,且清灰十分方便,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热效率。2.采用售价低、普及量大的民用炉(1)配套,可使暖气炉整体造价降低40~50%。用户如利用旧炉改造,可减少购暖气炉费用60~70%。此种暖气炉适宜40平方米住户。3.为增加供热面积,可根据相同原理,利用铸造工艺新制炉,可比其它同型号暖气炉降低售价40%左右。4.燃料易选,不与工业争烟煤,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主要说明螺旋片导流集热器中单螺旋单圈,还可以设计以下几种变形:
单螺旋多圈(见示意图图4);
如集热器尺寸较大,为增加吸热面,而不使烟道过长,可设计成双螺旋单圈、双圈(见示意图图5);
以上各形式螺旋片导流集热器烟道流向均为单向,改进设计可使烟道为双向,即导流集热片为C形拦火圈。从表面看,它和一般节煤炉马蹄形拦火圈相似,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一般节煤炉拦火圈在炉口上,只有导流作用,自身不能集热;而本设计导流集热器体上的C形拦火圈既有导流作用又有集热作用(见示意图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德成,未经郭德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4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