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矿粉烧结混合用水磁水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4281.X | 申请日: | 198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钢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矿 烧结 混合 用水磁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铁矿粉烧结混合用水磁化处理的装置,简称磁水器,它由导水管、磁极、磁块、磁轭及外壳等构成。
在《马钢科研》1986年第2期和《烧结球团》1987年第6期中公开了磁化水应用于烧结生产试验效果,不足之处是使用的磁水器是市场上的除垢器,不能适应铁矿粉烧结混合用水的要求。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磁化水及其应用》(统一书号15274.003)一书中介绍了几种磁水器的类型和结构,它们由锶(钡)铁氧体磁块构成,不足之处是当磁块数量少时,所提供的工作磁场低;当提供一个高工作磁场时,装置大而笨重;且流水与磁元件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磁水器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磁场强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使用方便的外接式的铁矿粉烧结混合用水磁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形式来达到:取一截非导磁而透磁性能良好材质的导水管,在导水管的外壁对称设置磁场的N极和S极,两个磁极均是开有凹半园形的片状体,并相向对合于(相互不接触)导水管的外壁上。将两组磁块垛紧贴附于片状体磁极的两面,磁极两面所接触的磁块垛极性相同,两组磁块垛的另一极面分别由两块磁轭与相对磁极的两组磁块垛的异性极面对应连接。这样由磁块垛、磁轭、磁极和由导水管所形成的工作间隙构成磁路,为导水管内的流水提供了一个6500~9000 Oe非均匀永久强磁场。当水流通过导水管时,垂直切割磁力线而受磁感应,致使水发生有利于烧结混合用水所需要的性质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磁块垛由钕铁硼材质磁块叠合而成;磁极呈凹半园形厚2~4mm的片状体;磁轭呈半环形厚5~10mm的块状体;磁极、磁块与磁轭的表面均镀有镍电镀层。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导水管〔1〕是一根400mm长的不导磁而透磁性能良好的不锈钢管,其管径根据处理水量而确定。导水管〔1〕的外壁两侧对称设置着磁场的N极磁极和S极磁极〔2〕,磁极〔2〕由厚3mm的工业纯铁板制成,磁极〔2〕前端呈与导水管〔1〕的外径相配合的凹半园形,且两块磁极〔2〕相向对合于(相互不接触)导水管〔1〕的外壁上。磁极〔2〕的两面都紧贴着由钕铁硼磁钢块叠加组成的磁块垛〔3〕,磁极〔2〕两面所接触的磁块垛〔3〕极性相同。两组磁块垛〔3〕的另一极面分别由两块磁轭〔4〕与相对磁极贴合的两组磁块垛的异性极面对应相连接,磁轭〔4〕由工业纯铁材质加工而成,呈6mm厚半环形块状。磁极〔2〕、磁块垛〔3〕、磁轭〔4〕与导水管〔1〕所形成的工作间隙构成磁路。外壳〔5〕将磁极〔2〕、磁块垛〔3〕和磁轭〔4〕密封,并对合固定在导水管〔1〕的中部。导水管〔1〕的两端采用螺纹与输水管道相接。当水流通过导水管〔1〕时垂直切割磁力线而被磁感应。本实施例中的磁极〔2〕、磁块垛〔3〕与磁轭〔4〕的表面均镀有镍的电镀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磁水器具有如下优点:
1、为铁矿粉烧结混合用水的磁化处理提供一个高强度的永久非均匀磁场。
2、磁路结构紧凑、重量轻。
3、流水与磁元件不直接接触,磁元件接于导水管外壁。使用与装卸方便。
4、制作容易、成本相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钢铁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钢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4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