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土铲斗清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15112.6 | 申请日: | 198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殷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凤平 |
地址: |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土 铲斗清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挖掘机)铲斗清除积土的附加装置。
单斗装载机主要用于土方工程和装卸作业,可以将铲掘到的土壤,物料装卸到运输和各种料箱中,或运到堆料场上。但是,用它铲装粘性大的土壤(如粘性土、亚粘土、泥煤等)时,由于铲斗倾缷时不能将粘附于铲斗中的粘性土全部排净,一般在铲装粘性土壤时,在工作2~3次作业循环后,铲斗两侧壁与底板和后壁的连接处均已粘附了一层不易卸除的牢固积土层,机械继续工作,这层粘附土层就愈积愈厚,并在铲斗左右两侧连成一片,使整个底板和后壁都被土层粘附粘满,斗内积土量可达斗容25%。这不仅增加铲装阻力,增加燃料消耗,而且减少了装入量,清除斗内积土需停机,用人工铲除,这大大降低了作业生产率。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铲土运输机械设计》(杨晋升主编)第240页介绍了一种强制卸载斗见图5、6这种铲斗具有箱形截面的斗底8和横梁11上部连接的两个侧壁9,顶推板10是用两对连杆铰接在铲斗上,上面的一对连杆12铰接在横梁上,下面的一对杆则铰接在斗底的后部,这样,顶推板、连杆和铲斗就构成了四连杆机构。当铲斗在最大举升位置回转卸载时,斗底呈水平位置,顶推板向前移动,可实现最大高度卸载,当动臂下降至铲掘位置时,顶推板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这种强制卸载铲斗能保证将粘滞性物料从铲斗中卸净,但具有成本高,通用性差消耗动力较大等缺点,目前很少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清土铲斗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连杆,刮板机构,在铲斗卸料过程中,刮板沿斗内表面滑动,完成将物料从斗内全部清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土铲斗清土装置(分为两种,一种为双连杆、单刮板,见图3,另一种为单连杆双刮板机构,见图4),由刮板(1)、铰销(2)、连杆(3)、滚轮(4)、销轴(5)等组成,在铲斗中部沿圆弧斗底开有两个与铲斗侧壁平行的槽,刮板由可在槽内运动的连杆和铰销固定在铲斗内,在连杆(3)上装有滚轮(4),滚轮(4)与斗底外表面接触,连杆(3)的另一端用销轴(5)固定在动壁上。其工作原理是:装载机在装土壤时,铲斗底基本水平放置,动臂在最下方,如图1所示,这时上刮板1(a)在铲斗后壁上缘,下刮板2(b)在圆弧斗壁中部偏斗底一侧,两刮板分别由连杆与动臂相连,连杆(3)可在开出的槽内运动,滚轮(4)沿斗底外表面运动。卸料时见图2,铲斗底与水平面成大约45°角,动臂在最高位置,这时,上刮板到达圆弧斗壁中部,下刮板到达斗底前部,两块刮板完成沿整个铲斗内表面滑动,剥离土壤工作。斗内物料由自重而自行下落,排于斗外。实现全部排净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土铲斗清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可保证将粘性物料全部清除。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铲斗清土装置结构图,图中(1)为刮板,(2)为铰销,(3)为连杆,(4)为滚轮,(5)为铰销,(6)为铲斗,(7)为动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土铲斗清土装置中的上、下刮板可用钢板制成,在其后部焊上铰耳,在铲斗上沿纵向开两条槽,用连杆将刮板与动臂相连,且连杆可在槽内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业大学,未经吉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5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自锁铰链
- 下一篇:远控自动调压、调速灌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