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控绝缘子带电清扫及检测机具无效
申请号: | 88215438.9 | 申请日: | 198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生;唐仕梅;胡毅;覃海涛;朱玉泉;郭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源部武汉高压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勤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带电 清扫 检测 机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清扫及检测机具。
高压输电线路上绝缘子积污严重时,将发生闪络停电事故,定期带电检测和清扫绝缘子是使线路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的清扫方式有以下几种:1.美国直升飞机载水中水量冲洗。2.欧州国家、日本汽车载水大水量冲洗。3.日本的自爬式固定型喷嘴冲洗。4.我国洛阳用电动刷子清扫,淮南用气吹锯未屑清扫。以上几种方式都各有其优缺点。用直升飞机清扫的特点是机动性强,但费用高。汽车载水冲洗只可用于靠近公路的杆塔。自爬式固定型喷嘴冲洗不适用于直流线路且清洗方式单一。电动刷子和气吹锯未屑清扫多用于变电站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子带电清扫及检测机具,将水冲洗、刷子清扫、气吹清扫三种清扫方式及带电检测集中于同一机械,提高清洗效果和工作效率,达到一机多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采用气动元件和机械装置组成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移位,自动水洗,跟踪移动刷扫,自动检测,使操作工不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即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汽油机带动空气压缩机组成气源系统;气动逻辑元件组成自动和手动控制系统;上夹、下夹、机体组成夹紧和移位系统;气管、喷嘴、毛刷和旋转机构组成清扫系统,参照附图一机具主体示意图,工作时,从某一绝缘子开始向上爬行清洗,上夹(1)的的气缸(5)松开上夹,爬行机构(3)的爬行控制气缸(6)向上伸出,将上夹送到上一片绝缘子(7)的颈部,行程开关(8)发出到位信号,上夹气缸收缩,上夹夹紧绝缘子的颈部,行程开关(9)发出上夹夹紧信号,下夹(2)的气缸(10)伸出,松开下夹,行程开关(11)发出下夹松开到位信号,爬行控制气缸(6)向上收缩,提起下夹至绝缘子(7)的裙部,行程开关(12)发出到位信号,下夹气缸收缩,下夹夹紧绝缘子的裙部,完成了清扫机构自动从下一片绝缘子向上一片绝缘子的移位。行程开关(13)发出下夹夹紧信号,旋转机构(4)开始动作,旋转控制气缸(14)伸出,推动滑块沿下夹的园形滑槽(15)转动,滑块上固定有具有一组小孔的喷嘴(16)和清扫绝缘子(7)内侧的上毛刷(17),清扫下片绝缘子上侧的下毛刷(18)。喷嘴及上、下毛刷随滑块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喷嘴向上喷射高压水柱冲洗绝缘子(7)的内侧污垢,经绝缘子(7)反射落下的水流冲洗下片绝缘子的上侧,同时毛刷利用喷射后来不及流走的水进行刷洗。旋转控制气缸行程到位后,行程开关(19)发出到位信号,气缸收缩,带动滑块及固定其上的喷嘴,毛刷反向旋转,此时喷嘴(16)中喷出高压气流,实现气吹清扫,气缸(14)收缩到位后,行程开关20发出清扫结束信号,机具按照上述同样的过程向上一片绝缘子爬行,对上片绝缘子的内侧和绝缘子(7)的上侧进行清扫。此机具也可依照上述程序反方向进行操作。在整串绝缘子清扫之前或之后,将通用的不良绝缘子检测装置安装于上夹,即可对绝缘子串实现自动移位检测,当发现不良绝缘子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将水清洗,刷子清扫,气吹清扫三种清扫方式集于同一机具中,用移动式喷嘴清洗与移动刷子清扫相结合,提高洗净的清洁度,减少用水量,将带电自动检测与带电清扫集于一体,实现一机多功能化。
附图一、机具主体示意图
1——上夹 2——下夹 3——爬行机构 4——旋转机构 5——上夹汽缸 6——爬行控制气缸 7——绝缘子 8——行程开关 9——行程开关 10——下夹气缸 11——行程开关 12——行程开关 13——行程开关 14——旋转控制气缸 15——圆形滑槽 16——喷嘴 17——上毛刷 18——下毛刷 19——行程开关 20——行程开关
现场使用时,由爬在塔上的人员将清扫机具挂在任一片绝缘子上,开动机具开关,即可自动爬行清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源部武汉高压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未经能源部武汉高压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5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