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包砂火锅无效
申请号: | 88216127.X | 申请日: | 198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5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稷山县特种工艺厂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襄元 |
地址: |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砂 火锅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烹制特色食品的器具。
现有的各种火锅,主要分为陶土砂火锅和金属火锅两大类。砂火锅烹制的菜味鲜美、纯正,但外观较粗陋;金属火锅外形美观,但烹制的味道不如砂火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合砂火锅和金属火锅的优点,采用砂火锅内胎,外包金属蒙皮的铜包砂火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优质陶土烧制火锅内胎,根据火锅内胎的外形尺寸制作金属外形蒙皮火筒套、火筒盖、锅盖及底座等。将火锅内胎镶嵌在外形蒙皮中,把起连接和封闭作用的卡环装在锅沿上并沿锅沿圆周与外形蒙皮焊接在一起,保证内胎与蒙皮联为一体,形成铜包砂火锅的主体。将火筒套套在火筒上端,与火筒盖、锅盖、底座组装起来,就成为一个外观精美的铜包砂火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内外镶嵌式结构,在外形蒙皮上可錾制精美的图案,即可满足人们对器具外观精美的要求,又可保持菜肴味道的鲜美,将砂火锅与金属火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为餐宴增添色彩。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铜包砂火锅由火筒盖(1)、火筒套(2)、锅盖(3)、卡环(4)、火锅内胎(5)、外型蒙皮(6)、炉排(7)和底座(8)组成。
用优质陶土烧制砂火锅内胎(5),然后用薄铜板根据火锅内胎(5)的外形制作外型蒙皮(6)并在其表面錾制图案,外型蒙皮(6)的上沿应略高于火锅内胎(5)的上沿,用铜丝或其它金属丝制成与锅沿尺寸吻合的环状封闭卡环(4),将卡环(4)装在锅沿上使其压住火锅内胎(5),沿卡环(4)与外形蒙皮(6)接触的圆周用铜或锡将两者焊在一起就制成了铜包砂火锅的主体。根据火锅内胎(5)火筒上端的尺寸用薄铜板制作火筒套(2)并套在火筒上。按尺寸制作火筒盖(1)、锅盖(3)和底座(8),将各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件精美的铜包砂火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稷山县特种工艺厂,未经山西省稷山县特种工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