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16264.0 | 申请日: | 198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生 |
主分类号: | B22C5/16 | 分类号: | B22C5/16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平 |
地址: |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型 气体 涡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业在合箱前清理型腔内浮砂和杂物的吸砂设备,特别是关于气体涡旋吸砂装置,该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能有效地清理型腔内浮砂,以保证铸件质量。
铸造生产过程中,合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为了保证铸件质量,合箱前要把型腔内积存的浮砂和杂物清理出去。目前,生产中大都采用压缩空气,通过胶皮软管来吹去型腔内的浮砂;也有采用压缩空气接T型管来吸走浮砂。上述两种方法所清除出的浮砂,就地排入车间空间,沙尘飞扬,噪声很大,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另外,积存在型腔死角的浮砂,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清除,得靠人工手持细杆,一头沾上黄泥,伸入型腔内沾除浮砂。现有吸砂除尘效果好的真空吸砂装置等,体积均十分庞大,构造复杂,价格也很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体积小、构造简单、造价低、吸砂除尘效果好,能在铸造车间广泛应用的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是用以下方式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由风嘴、进风管、吸砂管、负压腔、除砂桶、除尘内罩、除尘外罩、水箱、积砂箱、换向阀、橡胶软管及过滤网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负压腔在吸砂管的前端并与吸砂风嘴和吹气风嘴相连接,进风管安装在吸砂管的前部侧面,沿吸砂管管壁切线方向并与吸砂管轴线呈92-100°夹角,吸砂风嘴与吸砂管截面积比为1:6.25~1:1.08,当压缩空气从风嘴经进气管送入吸砂管一侧后,能产生强烈的向除砂桶方向快速移动的涡旋气流,此时因离心力作用,设在吸砂管前端的负压腔内产生较大负压,所产生的吸力,通过吸砂软管和吸砂风嘴,将型腔内的浮砂、积尘、杂物等吸入,经负压腔在吸砂管内随涡旋气流进入除砂桶锥部,由于吸砂管与除砂桶锥部侧面相连接,沿除砂桶管壁切线方向并与除砂桶轴线呈92°~100°夹角,吸砂管与除砂桶截面积比为1:36~1:100,这样能使进入除砂桶锥部的携砂旋涡气流沿除砂桶内壁旋转上升,在上升时产生的负压,恰好将在除砂桶下部水箱中的水吸到除砂桶内,与浮砂混合旋转。由于被水湿润后的浮砂和灰尘因自身重量增加,随着涡旋气流减弱以及离心力的作用,沿除砂桶内壁下落到设在水箱里的积砂箱中。旋转至除砂桶顶部的涡旋气流触及除尘内罩后,沿除尘内罩四壁向下旋转至底部,部分涡旋气流至除尘外罩内壁上升,经除尘外罩顶部的过滤网后排入空间,大部份涡旋气流从除尘内罩底部经水箱水面,经设在水箱上部一周的过滤网排出。
本实用新型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由于就地采用目前铸造车间现有的压缩空气为动力,在4-5公斤/厘米2压力时,可产生0.25公斤左右吸力,足以适应任何规格型腔的清理,以保证铸件质量,而且吸砂过程中与水混合和经过滤后再排出,所以除尘效果也很好。本装置构造简单,体积小,容易制造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用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造型合箱气体涡旋吸砂装置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气流方向)
附图2:吸砂管体侧面示意图。
附图3:吸砂管体示意图。
实施例如下:
1.吸砂管(4)、负压腔(8)、进气风嘴(5)、吹气风嘴(6)、吸砂风嘴(7)、进风管(9)均由铁管制成,采用常规焊接。进风管(9)安装在吸砂管(4)前部侧面,沿吸砂管管壁切线方向并与吸砂管轴线呈95°夹角,吸砂风嘴(7)与吸砂管(4)截面积比为1:1.73,吸砂管(4)为双管,见附图二、三。
2、除砂桶(2)、除尘内罩(3)、除尘外罩(17)、水箱(14)、积砂箱(15),上述部件均由铁皮卷制成桶状,焊接。除砂桶(2)下部为圆锥形,吸砂管(4)另一端与除砂桶(2)锥部侧面相连接,沿除砂桶管壁切线方向并与除砂桶轴线呈95°夹角,吸砂管(4)与除砂桶(2)截面积比为1:64,吸砂管(4)与除砂桶(2)用螺母(18)相连接,除尘外罩(17)上部设有10目金属过滤网(1)。
3、水箱(14)上部一周设有10目金属过滤网(1),水箱(14)内为积砂箱(15),积砂箱(15)外部为圆形,为减少在水箱中的浮力,中间为倒漏斗状,上部开口,中间(16)为输水口。积砂箱(15)上部用丝扣与除砂桶(2)锥部相连接,除尘外罩(17)、除尘内罩(3)与除砂桶(2)上部用镙丝连接为一体,连接后除尘外罩(17)搁放在水箱(14)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生,未经张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