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割炬行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16315.9 | 申请日: | 198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刚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郭群杰 |
地址: |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割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炬的改进。
一般的气割炬由割咀、乙炔管、氧气管、阀门、把手等组成,操作时一般右手掌握把手,操纵乙炔、氧气管阀门,左手握住割炬中部,掌握割炬与加工工件之间的距离和割炬行走方向。由于是用双手悬空操作割炬,割炬与加工工件之间的距离及割炬行走方向均不宜掌握稳定,以致容易造成割炬行走界线弯曲,工件割口歪斜,而降低加工质量,同时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疲劳。现有资料及产品均无这方面的解决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一般的气割炬上附加一个装置,能较好地解决气割炬工作时能稳定地行走,从而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并降低操作人员劳动难度和强度。
这种附加在气割炬上的行走装置由割咀套筒、连接架、滚轮轴、滚轮、平垫片、开口销等组成,割咀套筒套在割咀上,起到支撑割咀的作用。割咀套筒与滚轮轴之间由连接架连接、连接架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可使割咀与加工工件始终保持一个固定距离。滚轮轴两端分别安有滚轮,支撑在加工工件上,滚轮与滚轮轴之间呈动配合。滚轮以外的滚轮轴上分别套有平垫片,平垫片外的滚轮轴上通过轴上的销孔插有开口销,以稳定滚轮,为使割咀套筒更好地固定在割咀上,并能调整割咀与加工件之间的距离,割咀套筒上有套丝小孔,使用顶紧螺丝通过套丝小孔将割咀套筒与割咀固定。使用时,将行走装置的割咀套筒套入割咀,调整好割咀行走方向及割咀与加工件之间的距离,将顶紧螺丝拧紧,通过割炬把手推动或拉动行走装置的滚轮,割咀即可按切割界线行走,而不会出现割口界线弯曲。同时,由于割咀在行走装置帮助下,工作时始终与加工工件保持垂直,并保持固定距离,因此,保证了加工工件割口平直,从而可提高加工质量。一般使用的气割炬有大小不等的规格,需做成不同尺寸的行走装置,为了使一个气割炬行走装置能在多种规格的气割炬上使用,即适应大小不同的割咀,割咀套筒可按割咀的最大规格制作,然后在割咀套筒配置大小不等的衬套筒,再通过顶紧螺丝固定,就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气割炬。
这种气割炬行走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作为气割炬的一个附属装置,可提高工件的切割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难度,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割炬行走装置的剖面图(俯视)。其中(1)为割咀套筒;(2)为连接架;(3)为滚轮轴;(4)为滚轮;(5)为平垫片;(6)为开口销;(7)为顶紧螺丝。
图2为气割炬行走装置侧视图。
图3为气割炬行走装置割咀补套筒俯视图,其中(8)为衬套筒。
下面以G01-30型气割炬为例,对气割炬行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整个行走装置用钢件制成,总长90mm。割咀套筒高22mm,内径13mm,外径16mm,连接架长54mm,滚轮距50mm,滚轮直径40mm,滚轮轴直径6mm(动配合),行走装置使割咀与加工件平面始终保持30mm,以达最佳切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刚,未经黄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