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塑易拉罐无效
申请号: | 88216391.4 | 申请日: | 198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0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亭;张来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先亭;张来堂 |
主分类号: | B65D17/50 | 分类号: | B65D17/50;B65D4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罐 | ||
一种铝塑易拉罐,属于液体包装密闭容器技术领域。
啤酒和其他液体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已有技术中零装包装啤酒等液体饮料所用的容器主要是玻璃瓶和铝质易拉罐,前者重量大,破碎率高,能源消耗大,开启困难,搬运和旅游携带不方便;后者虽有轻便、美观、开启容易、携带带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地球上铝资源储量有限,加上铝的用途广,社会需要量大,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铝材紧缺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再把大量的铝材用在一次性消耗品的包装上是不可能的,这样先进的铝质易拉罐生产设备和与其相适应的液体罐装生产线都面临停产报废的危险。为此设计制造新的易拉罐实属当务之急。
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塑料树脂的性能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以无毒塑料取代绝大部分铝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原生产铝质易拉罐的设备,既适应啤酒等液体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又适用于普通灌装方法的,主要原料为资源丰富的无毒塑料,价格低,设计合理,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又能回收利用的液体包装密闭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塑易拉罐由无毒塑料质的罐体、罐盖、密封圈、封口膜、拉环以及铝塑复合易拉膜构成。上述的罐体为一个至少用一种无毒塑料树脂经挤出吹塑或者注拉吹塑成型的、其容积与灌装生产线相适应的、上口稍稍往里收缩的、在上口外壁上至少有一个齿尖向下的锯齿形紧固牙且在收口处有一个阶梯形的防撬槽的(以便罐体装液体后与罐盖紧固密封连接并防止盖上受力时盖的边缘撬起),体壁上印有装璜商标的、其底面向内稍凸的圆筒;上述的罐盖其内壁有至少一个与上述罐体上口处外壁上的紧固牙相配合的紧固槽,在盖面和盖壁交界处有一个安放上述密封圈的密封槽,在自盖面圆心至边缘一定距离处有一个三角烧瓶形或者椭圆形的出液口,在和上述的罐体紧固成一体前,此罐盖先和上述的封口膜、铝塑易拉膜及拉环(封口膜在罐盖盖面之内面、铝塑易拉膜在罐盖盖面之外面,拉环在铝塑易拉膜外)热合为一个组合罐盖;上述的铝塑易拉膜为两层铝箔中间夹一层无毒塑料膜或者至少两层无毒塑料膜中间夹一层铝箔再在复盖上述罐盖上的出液口的周围加一圈铝箔的干法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此易拉罐系采用资源丰富、材料易得的无毒塑料为主要原材料(仅用很少一点铝箔)及阻气性能、阻湿性能均为良好的铝塑复合结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成本低、节约能源,节省了紧缺的铝材,制造工艺简单,可以回收利用,外型美观、携带方便,不怕碰撞,密封严紧,开启容易,便于饮用,原生产铝质易拉罐的工厂不需增添任何设备即可转产,原使用铝质易拉罐灌装的生产流水线以及普通的灌装方法均可使用,储存性能和卫生要求均符合国家标准。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无毒塑料质的罐体,〔2〕为无毒塑料质的罐盖,〔3〕为无毒塑料质密封圈,〔4〕为无毒塑料质封口膜,〔5〕为无毒塑料质的拉环,〔6〕为铝塑复合易拉膜,〔7〕为锯齿状的紧固牙槽,〔8〕为阶梯形的防撬槽。
在此实施例中罐体采用HDPE和NY两种无毒塑料树脂分内外两层,外型尺寸:H120mm,φ66mm,上口外壁上有两个锯齿形紧固牙;罐盖采用HDPE无毒塑料树脂,外型尺寸为H12mm,φ60mm,自盖面圆心向边缘有一长为25mm的三角烧瓶形的出液口;盖面和盖壁交界处有一个2mm的密封槽,盖壁内壁上有两个与罐体上紧固牙相对应的紧固槽;密封圈采用EVA树脂,其外形尺寸和上述密封槽相适应;封口膜为PE0.03~0.05的薄膜,拉环采用HDPE环径20mm,铝塑复合易拉膜采用PET9~12μ/AL9~12μ/HDPE30~70μ用干法复合成膜后再将长30mm,宽15mm,厚0.15mm的预制铝箔按罐盖面出液口的形状围一圈复合到HDPE层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
(1)罐体可只用一种无毒树脂制成,其形状和外形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
(2)罐盖面上出液口可改为椭圆形或其他既利于出液又便于饮用的形状;
(3)密封圈可改为橡胶的或密封胶的;
(4)铝塑易拉膜可改为两层铝箔中间夹一层无毒树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先亭;张来堂,未经刘先亭;张来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