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动收尘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6524.0 | 申请日: | 198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8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尔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构件厂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张处仁 |
地址: | 北京市北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动 收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除尘设备,或属于防止烟尘污物从产生处逸出的清洁设备。
目前,在风送散装粉料的筒仓装置上,一般只设防雨罩,利用局部改变气流方向的办法,来防止雨水进入,将含有粉尘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样,浪费了许多粉料,同时污染了环境。为了回收这种集中排放的流动性粉尘,现行的办法是加设电动脉冲袋式除尘器。这种袋式除尘器依靠引风机迫使空气通过布袋,将粉尘残留在布袋上,再依靠电动脉冲振动器使布袋在振动、抖动中甩掉粉尘,这种袋式除尘器的效率很高,但是需要电源动力,造价也比较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除尘设备,利用自然风动压力引风过滤,不用电源;利用机械定压振动清除滤网上的粉尘,以简化结构,降低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风动收尘器由筒体、除尘笼(内筒)、分流锥体、端帽组成,其特征是筒体呈柱形,用横隔板将筒体分隔成上下两段过滤段,在筒体中心同心设置除尘笼,除尘笼中心设置竖直长螺杆,其下端连接分流锥体,其上端设有调压装置和筒体端帽连接。
除尘笼为一鼠笼型圆筒,圆筒周围用有机纤维布(如尼龙布)制成滤网,整个除尘笼可沿长螺杆和筒体横隔板边沿,依靠调压弹簧和风动压力的作用垂直上下往复移动。
调压装置由设在长螺杆上的调压螺母、调压弹簧和承压板组成,利用调压螺母调定调压弹簧的工作进程,以控制风动推力,依靠调压弹簧的压缩复位作为机械振动的动力。
其工作原理是,当除尘笼内滤网粘附粉尘过多,增大阻力时,除尘笼内风动压力增大,顶推长螺杆上端的承压板上移,同时压缩了调压弹簧;当粉尘在风动压力作用下,由承压板和除尘笼上沿的间隙排出后,调压弹簧复位,推动承压板撞击除尘笼,致使滤网上粉尘振落。
这种风动收尘器与现有电动脉冲袋式除尘器相比,其优点是可以不用电力驱动,产品成本降低90%,而除尘效率仍在90%以上。如用在年产10万立米混凝土搅拌站的风送水泥筒仓中,每年可回收水泥粉尘300吨,价值2万元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风动收尘器的结构图。
由图可见,风动收尘器由上筒体1、下筒体2、横隔板3组成一个直径600MM,高1300MM的筒体,用金属板或塑料板制成。筒体中心设一直径300MM的除尘笼4和长螺杆5。长螺杆下端连接分流锥体6,并固定安装在筒体上,长螺杆上端设调压螺母7、调压弹簧8、承压板9与筒体端帽10连接。
除尘笼沿圆筒周边围以尼龙布形成滤网11。
调压弹簧上端支承在长螺杆顶端的调压螺母处,下端支承在承压板上,承压板为一圆平板,在粉尘风动压力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
将风动收尘器安装在仓容500吨的风送散装水泥筒仓或灰罐的排气口处。当粉料混合气体由风动收尘器下端进入筒体内,将沿分流锥体进入筒体下端过滤段,通过滤网进入除尘笼内部,即经过一级过滤,一部分粉料因滤网阻力而减速下落。粉料混合气体继续上升,又经除尘笼上部滤网再次过滤进入筒体上端,经过二级过滤段。经过二级过滤的粉料气体基本成为净气,上升到筒体端帽处排至大气中。
由于除尘过滤时间长久或粉料潮湿,粉料将粘结在滤网上,使收尘器效率降低,内部压力增大。当内部压力达到调压弹簧所调定的压力范围如4kg/cm2时,将推动承压板上移,压缩调压弹簧,带动除尘笼上移。
由于承压板上移距离与除尘笼上移距离不相等,其相互间出现间隙,粉料气体可沿间隙逸出,使除尘笼内部压力骤减,迫使调压弹簧复位,撞击除尘笼,使滤网产生振动和抖动,粘结在滤网上的粉料便被抖落清除掉,恢复过滤能力。如此反复,形成自动工作循环,达到收尘目的。
风动收尘器可用在水泥、石灰、各种粉料仓储的收尘,可根据风动压力的大小调节弹簧压力,满足多种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构件厂,未经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构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