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时充气游泳救生带无效
申请号: | 88216830.4 | 申请日: | 198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子弟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抚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 充气 游泳 救生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游泳时使用的,可即时充气的安全救生装置。
对于会游泳的人来说,携带事先充气的或用比重小于水的材料制作的救生装置很不方便,影响游泳乐趣。而会游泳的人同样可能溺水丧生。即时充气的救生装置便于携带,出现意外时又能救生,这种装置由气体发生器和与之连接的气囊组成,游泳时缠绕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意外时启动气体发生器向气囊充气,便可实现自救。在一种公知技术(CN85 2 05258U)中的气体发生器是:把容易液化的气体用低熔点合金封存在耐压容器中,由加热系统围绕加热,加热系统由干电池和发热丝或热元件组成,需要自救时接通加热电路,熔解低熔点合金,使液化气充入气囊,为了防止炙热物引起气体燃烧,需在丁烷、丁烯等液体内加入卤代烷等灭火剂或二氧化硫,还可以在低熔点合金上连接一条拉绳,当加热系统万一失灵时那些有一定力气的游泳者可以用力把塞住管口的低熔点合金拉出来。上述设计的缺点是气体发生器不能重复使用,结构复杂,启动的可靠性低,容易引起燃烧,还需采取防火措施,携带干电池又增加了游泳时随身物品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启动灵敏可靠,充气速度快,重量小的即时充气游泳救生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救生带的气体发生器是一个封闭容器,在容器壁上有一个和一般气体打火机充气口原理相同的阀门,它既可用来向容器内充入液化气,又可把容器内液化气充向气囊,阀门的口径和市售气体打火机充气筒的口径相匹配,容器的充气阀门与气囊内空间连通,也可将容器有阀门的部分乃至全部探入气囊内,气体发生器内的液体放出后可将容器从气囊上卸除用打火机充气筒重新充气,也可以在气囊外再设一个对容器充气的阀门,对容器充气时无需将其从气囊上卸除。打火机充气筒随处可购,充气的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特定条件和技能,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救生带极宜重复使用;当需要自救时只要隔着气囊将阀门下压既可向气囊充气,无需上述公知技术的合金熔解过程,也无需其它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过程,充气速度非常快;它不需要加热电路及提供能量的电池,结构简单而且可进一步减轻游泳中携带物的重量;气体不与高温炙热物体接触,没有燃烧的危险,无需加入灭火剂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在气体发生器面向人体侧有一个可在小范围内移动的能将阀门下压的硬质物体如金属片等,启动时只要一按气体发生器,阀门被下压并销在下压后的位置,因为它不是用手寻找很小的特定点或作很复杂的开启动作,即使是在出现意外比较慌乱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启动。气体发生器的容器壁有透明材料,以便确定充入液化气的多少,还可在气囊上另外设一个封闭方便的小孔,随时检查气囊的保气性,又可供学游泳的人吹涨气囊作救生圈用,若该孔设在气体发生器上阀门所对的位置则既不需要另设在气囊外的对容器充气的阀门,也不需在对容器充气时将其从气囊上卸除。将充气筒的细颈探入该孔就可以向容器充气。气囊用橡胶,塑料等透气性低的材料制成,在贴身的一侧衬上纺织物以减少人体紧贴橡胶、塑料等物品的不适感,还可用纺织物将整个气囊罩住增加强度,从而降低橡胶,塑料层的厚度,这样可使救生带更随体轻便。气囊应加工成适合环绕人体躯干上部的形状,保持人体在水中趋于直立,无需自觉的活动就能保持人的头部浮出水面。该救生带供女性使用时可将女式游泳衣的胸围部分做成夹层,把救生带置于夹层内。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救生带的示意图,图中1是气体发生器,2是阀门,3是气囊,4是压阀门的金属片,该金属片下压后在台阶5处被销住,无需在整个向气囊充气的过程中始终用手按住气体发生器,使自救的操作简单易行。
图2是放大了的阀门过其轴线的纵向剖面图,图中6是充气孔,7、8是橡胶垫。如图3所示用充气筒9下压阀门2至如图所示状态时,充气孔6于容器内空间连通,液体从充气筒输入容器中,既实现了对容器的充气。当需要自救时,用手一按气体发生器,人体隔着气囊壁抵住金属片4,阀门2也将被压至图3所示状态(金属片与阀门接触处不能将充气孔6封闭)气孔6将气囊空间与容器内空间接通,液化气沿充气孔6逆着向容器充气时的方向充入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弟,未经李子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6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急冷凝固用的冷却辊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