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绒面吸声板无效
申请号: | 88217022.8 | 申请日: | 198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制绳厂 |
主分类号: | E04B1/86 | 分类号: | E04B1/86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殿中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由玻璃棉或岩棉组成的吸声板,属于层状产品。
在影剧院、会议室、录音室等具有特别声学要求的空间的墙壁或顶棚、都贴覆有由带孔的石膏板、木纤维板、绒布等构成的吸声材料,以期达到良好的音响效果。最近又有一种玻璃棉吸声板和岩棉吸声板相继投入使用,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控制声波反射和混响时间,保持音质清晰等性能和特点。但是,由于他们的材质和构造限制,使其吸声系数只能达到0.5~0.65左右,而且大多易燃又较易吸付灰尘。附着灰尘后,影响音响效果,其上尘埃也不易清除。
针对常用吸声材料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声系数可达0.65~0.95,体轻、阻燃、吸尘量小,其上的灰尘又较易清除的层状吸声板——绒面吸声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绒面吸声板,其技术上具备如下特征。
在纤维状平面玻璃棉或岩棉基板上包覆绒面,绒面和基板中间涂覆一薄层阻燃粘合剂。
具备这种技术特征的绒面吸声板,由于在纤维状基板上包覆的绒面密布相互连通的小空洞,声波很容易进入,并被吸收。而基板则不仅在外表面,就是在内部也为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表现为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空隙和连续气泡,这种构造形态使基板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当透过绒面的少量声波,进入基板内部时,引起微小空隙及连续气泡内的空气振动。在摩擦力,空气粘滞阻力,以及进入空隙间空气与基板纤维之间的热传导作用下,透过绒面进入基板的声能(波)大部份被吸收。绒面吸声板的绒面和基板的不同质地以及他们的不同孔径和孔隙率,形成协同衰减或吸收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获得单层基板单凭增加厚度,所无法取得的吸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绒面吸声板,其容重不超过180kg/M3,导热系数≤0.05,阻燃氧指数≥30%,水平燃烧二级,吸声系数(混响室 法)0.65~0.95。并且具有附着的灰尘较宜清除等优点。
附图是绒面吸声板的最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结构特性作进一步描述。
岩棉或玻璃棉基板〔1〕上涂覆一薄层阻燃粘合剂〔2〕,在基板〔1〕上包覆绒面〔3〕。绒面可以采用静电植绒工艺,将涂覆阻燃粘合剂〔2〕的基板〔1〕连接电场负极,直接放在高电位梯度的静电场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短纤维绒均匀植覆在涂有粘合剂〔2〕的基板〔1〕上,粘合剂层增加短纤维绒在基板上的附着力。
绒面吸声板上的绒面,可以是静电植绒,也可以采用无纺布直接粘合后固化,阻燃粘合剂层〔2〕只起加强绒面和基板的附着作用,涂覆厚度只要保证包覆绒面不会因自重脱落即可。
本实施例中,静电植绒绒面的厚度可在0.8~3mm范围内选定,纤维直径3D~15D;无纺布贴面的厚度为1.5~3mm,纤维长度为45~75mm,纤维直径为5D~15D;基板的厚度为10~50mm。阻燃粘合剂采用FRA-Ⅱ型阻燃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制绳厂,未经沈阳市制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