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冷式旋涡泵无效
申请号: | 88217659.5 | 申请日: | 198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翊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南汇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冷式 旋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动泵,特别是内冷式旋涡泵。
目前通常使用的电动泵一般采用潜水式或附加冷却装置来冷却电机内部的温度,但这就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或辅助设备才能实现。虽然已公布一种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6204715的《内冷式电动泵》,其技术方案为在电机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内设有轴向布置的冷却用热管,通过向热管通水对定子及转子进行冷却,但其加工复杂,耗费材料,而且由于热管一端密封,单靠另一端进水,冷却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扬程高,成本低,冷却效果好的内冷式旋涡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为提高叶轮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双面叶片型叶轮,叶轮两面均有叶片分布,叶片在轮鼓上的位置呈间隔交叉式,叶片与轮鼓平面之间有一个倾斜角,另外,叶片按叶轮半径方向向后倾斜一个角度,这样设计的叶轮,由于采用了双面叶片而起到两级泵的作用;叶片与轮鼓平面之间的倾斜以及叶片按叶轮半径方向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增强了水流的方向性、减少了水的涡流量,从而提高了叶轮的功效。其次,位于泵体右端的电机有一外围密封壁,电机密封壁与泵的两端盖一起构成了电机的外围密封装置,在电机密封壁与泵体外壳之间设置一条螺旋状水流通道,该通道由位于泵体左端的侧流道延伸过来,呈旋螺形状沿电机密封壁圆周回转设置,终止于泵体右端的排出口。该螺旋状通道是一次模压成型加工制造的。从泵体左端收入口进来的水在双面叶片叶轮的作用下增加压力,通过侧流道,进入螺旋状通道。由排出口排出。同时水不断地将电机的热量带走。由于冷却电机的水始终是流动液体,故冷却效果是很好的。为了降低电耗,本实用新型内冷式旋涡泵采用泵体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内冷式旋涡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扬程高,冷却效果好。此水泵配用的电机功率小,效率高,与一般的单向泵(进、出口间输送角约90度)相比,由于内冷式旋涡泵的进、出口间输送角为180度,故能降低电机一个等级的电耗而达到同一效果。本实用新型内冷式旋涡泵适合于与家用洗衣机配套、也可用于淋浴送水,提取井水,小型灌溉以及城市水压低时的增压送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内冷式旋涡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泵体吸入口一侧的示意图。
图3为双面叶片叶轮的示意图。
图中〔1〕-吸入口 〔2〕-叶轮 〔3〕-轮鼓 〔4〕-叶片 〔5〕-轴油封 〔6〕-轴 〔7〕-泵体 〔8〕-螺旋状通道 〔9〕-泵体外壳 〔10〕-电机 〔11〕-电机密封壁 〔12〕-泵端盖 〔13〕-排出口 〔14〕-侧流道。
图1所示的内冷式旋涡泵的左端开有吸入口〔1〕,内装有叶轮〔2〕,叶轮两面各有36翼叶片〔4〕均匀分布,叶片〔4〕在轮鼓〔3〕上的位置呈间隔交叉式,每一翼叶片均按叶轮半径方向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另外,每一翼叶片与轮鼓平面之间有一个倾斜角(见附图3)叶轮装在轴〔6〕上,由轴带动作旋转。轴油封〔5〕是用来阻止水由轴间隙流入电机〔10〕,轴油封的材料用合成橡胶。水从吸入口〔1〕进入泵体〔7〕,在叶轮〔2〕的作用下运动并产生旋涡,水在运动中增压,在叶片的导向作用下,水射入侧流道[14]并被压入泵体[7]内的螺旋状通道〔8〕,然后从排出口[13]压出,电机〔16〕的密封装置是由电机密封壁〔11〕与两泵端盖〔12〕组成的,处于电机密封壁〔11〕与泵体外壳〔9〕之间的螺旋状通道〔8〕是经过模压成型加工制作的,材料选用铸铝。水在螺旋状通道内流过时,不断地将电机〔1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直接使电机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翊,未经徐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棘果榨汁机
- 下一篇:背负式连凳旅行包及活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