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液压可调高度变位机无效
申请号: | 88217695.1 | 申请日: | 198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森;金鑫;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H1/16 | 分类号: | B25H1/16;B25H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毅雄 |
地址: | 上海市华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可调 高度 变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高度,空间位置可以调节的以适用不同工件的加工的液压式变位机。
《焊接机械装备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2月版)所示的一种液压式变位机,其带动工作台作上下高度调节的支承臂的起降靠一套液压系统实现,由液压泵站经油路管道通过油缸使支承臂运动。但这种变位机中的工作台的空间位置调节则由一个电机带动的传动机构来进行,工作台的旋转也由另外一个电机带动另一套传动机构来进行,因此,此种变位机需要一套油路控制系统和二套电气控制系统,不仅机械结构复杂,控制系统也复杂,使得变位机的结构复杂庞大,制造成本贵。由于工作台的旋转靠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进行的,使得工作台的过载能力降低,这在某些加工时,如机械修补工作台上的另件时,工作台的旋转就显得运转不平稳。另外,油路系统与电气系统处于同一结构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不小心的工作,油会沾污电气的接头部分,容易造成电气故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由一个液压源通过液压传动机构使工作台高度和空间位置可调以及使工作台作自身旋转的变位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底架里装有一个液压泵站。支承臂绕固定在底架上的轴可以转动,其转动的角度大小由一单向油缸中的活塞来驱动和控制,从而使装在支承臂前端的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工作台可以随装在支承臂上端的轴转动而倾翻,使工作台夹持的工件定位在某一空间以适合不同的加工要求。工作台的绕轴倾翻,由前述的液压泵站通过一双向油缸带动一环形链条,从而带动链轮来进行,支承臂前端上可转动的轴是与工作台固定在一起并且作为链轮的转动轴。工作台自身旋转也是由前述的液压泵站通过一液压马达来控制与调节旋转速度。支承臂的绕轴转动,工作台的绕轴转动和工作台自身旋转采用同一液压源,但各自具有独立的油路管道及控制系统。由于这种全液压式变位机不采用多台电机驱动系统,从而避免了液压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同时安装,因此大大降低了变位机运行的故障率,利于维修与保养。采用全液压式结构,简化了使工作台绕轴转动和工作台自身倾翻机构的结构,降低了支承臂所承受的重量,并且液压式的驱动使工作台的自身旋转更为平稳,还大大提高了工作台的过载能力,这些优点对工件的加工是极为有利的。
本实用新型的变位机解决了已有变位机的所述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支承臂处于水平位置的变位机示意图。
图2为支承臂绕轴转动一个角度后的变位机示意图。
图中,支承臂2的绕轴9转动是由单向油缸8的工作而得以实现的,轴9位于支承臂下端并固定在底架11上,支承臂2与单向油缸8的活塞12固定相连,通过控制阀(图中未画出)来控制活塞上下移动,从而使支承臂2绕轴9转动,同时使工作台4的离地高度发生改变。支承臂2内还安装有一个双向油缸7和一对链轮5和环形链条6传动付,通过另一控制阀(图中未画出)使得双向油缸7中的双向活塞13前后移动,带动与双向活塞13相连结的环形链条6运动,然后通过链齿啮合,使分别装在支承臂2两端的二个链轮5a,5b转动,由于轴10同时与上链轮5b和工作台4固定连结,并且可绕动地装在支承臂2前端,这样链轮5b的转动就带动了工作台4的倾翻,以适合各种不同的加工要求,工作台4下方还携带有一个液压马达3,其由一控制阀(图中未画出)来控制工作台4的自身旋转。单向油缸8,双向油缸7和液压马达都各自有一套油路管道系统(图中未画出),三套油路系统与同一液压泵站1相通。
本实用新型不受图示结构布置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